下表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______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2)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l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__。
(3)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发出。在M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
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选用豌豆种子的圆、皱性状),设计一实验,验证孟德尔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纯种及杂种豌豆、牛皮纸袋、剪刀、毛笔等。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
①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作为亲本,将它们分别播种在实验园地里,待其开花。
②花蕾期将________,待花成熟时,可采集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求:(每空2分,共10分)
(1)、其再生一个孩子出现只并指的可能性是______。
(2)、只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3)、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
(4)、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5)、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
(2)、F→G→H过程的技术,在植物学上叫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该植株的产生与“克隆羊”的产生都属于________繁殖。
(3)、⑥所示的过程叫________。
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甲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每空1分,共9分)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________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丙图中⑦为________,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________。
(4)、甲图和丙图中都有渗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________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________的作用有关。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 。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是
(2)细胞①与细胞③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图中显示还有哪些明显区别?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