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最可能分别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黑龙江 | B.东北平原福建 |
C.黄海沿岸新疆 | D.海南岛山区河南 |
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分别是( )
A.高寒缺氧冬暖夏凉 |
B.潮湿、多虫鼠土层深厚 |
C.干旱缺水木材短缺 |
D.多火山、地震降水稀少 |
乙图中的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阻沙 | B.挡风 | C.防水 | D.遮阳 |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各题。乙河段位于()
A.四川盆地 | B.黄土高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青藏高原 |
丙河段是该河洪涝最严重的河段,下列叙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该河段河道弯曲,洪水下泄速度较慢 |
B.该河段为地上河,堤坝承受压力大 |
C.该河段洪水期,径流量大 |
D.该河段湖泊较少,调蓄能力差 |
下列是我国四条著名河流,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是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
B.B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 |
C.C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
D.D河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 |
图为“长江与黄河干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甲、乙两河段共同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A.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 | B.利用水源大规模种植水稻 |
C.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 D.扩大内河航运能力 |
长江、黄河两流域中下游地区共同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A.沙尘暴 | B.石漠化 |
C.土壤次生盐碱化 | D.水体污染 |
如图阴影部分为黑夜,A点在北极圈上且出现极昼,据此完成下题。
B点的时间可能是( )
A.6月22日3时 | B.6月22日6时 |
C.12月22日15时 | D.12月22日18时 |
全球变暖的后果有
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 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倍增 |
C.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 D.高纬度地区因气温升高而使降水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