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①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与绵阳城区周边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③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 B.终年西风带控制 |
C.常年赤道低压带控制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华北地区春季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①旱灾②台风③凌汛④泥石流⑤寒期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在台湾东部沿海登陆。读图5,回答3l~33题。台风登陆时,花莲的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南风 |
8日0l时花莲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A.台风减弱 | B.台风中心经过 |
C.台风消失 | D.台风停滞不前 |
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人工监测 | B.探测气球 | C.气象卫星 | D.航天飞机 |
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存在区域差异。读图4,回答28~30题。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寒潮 | B.台风、旱灾 |
C.洪涝、旱灾 | D.滑坡、泥石流 |
甲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旱灾 | B.台风 | C.滑坡 | D.洪水 |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②降水变率大
③地壳运动活跃④河流湖泊众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970年孟加拉国发生特大风暴潮灾害,导致恒河三角洲一带约30万人丧命,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读图3,回答25~27题。引发此次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是
A.低压中心 | B.冷锋 | C.高压中心 | D.暖锋 |
此次灾害具有
A.危害性和渐发性 | B.区域性和连锁性 |
C.突发性和多变性 | D.区域性和渐发性 |
盂加拉湾沿岸风暴潮灾情严重的原因有
①人口密集②地壳运动③海底地震④沿岸地势低平⑤湾口里喇叭口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2009年1月4日凌晨4时43分,印度尼西亚发生7.6级地震,引发日本东南海岸海啸。据此完成23、24题。海啸来临前常出现的现象是
A.海水突然后退 | B.海水掀起巨浪 | C.海上刮起狂风 | D.海上突降暴雨 |
我国发生海啸可能性小的原因有
①沿海大陆架宽广②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
③东部海区无海沟④外围岛弧形成天然屏障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