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 B.推销“赎罪券” |
| C.反对宗教改革 | D.倡导宗教宽容 |
某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 C.苏俄通过《和平法令》 | D.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和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规定两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但两国国情不同,具体制度上也有所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
| A.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 | B.参众两院是否选举产生 |
| C.是否实行责任内阁制 | D.是否采用权力制衡体制 |
“当一项制度,或一套制度,具有民族的舆论、爱好和习惯为它铺平的道路时,人民就不仅更易于接受,而且更容易学会,并从一开始就更倾向于去做需要他们做的事情,以维护这种制度,和把它付诸实施。”近代西方国家在政体确立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上述特征是( )
| A.英国 美国 | B.英国 法国 |
| C.美国 德国 | D.德国 法国 |
有个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有个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有个国家的制度笼子藏着阴谋,有种权力随时想跳出来;有个国家的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上,驯服了人民。以上关于“权力与笼子”的表述分别对应的是( )
| A.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 |
| B.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
| C.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英国君主立宪 |
| D.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法国总统制共和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