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了度量衡 | B.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
| C.创立了科举制 | D.建立了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 B.改良维新 | C.暴力革命 | D.君主专制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是指()
| A.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洋务运动 |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实业救国思想 |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是()
| A.全盘否定 | B.全盘接受 | C.毫无关系 | D.继承与发展 |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 B.科学 | C.西学 | D.民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