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漫画常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图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古巴导弹危机
C.马歇尔计划 D.两极格局瓦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毛泽东于《湘江评论》中提出“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并且毫无效力。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和)‘无血革命’……”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 )

A.组建工人政党 B.主张暴力革命
C.呼吁社会改革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著名学者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完全否定了辛亥革命在发展资本主义方面的作用
B.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根本上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C.辛亥革命的任务仅仅是挽救民族危亡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诉求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中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