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监测和治理,我省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样,并对土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枸杞和合欢均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
②盐碱地显碱性。
③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NaCl,CaCl 2和Na 2CO 3。
探究过程
(1)甲组探究土样的酸碱度
具体操作是 ,由此得出,该土样的pH>7。
(2)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
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同学们对溶液I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①:
猜想②:
猜想③:
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验证猜想所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果 |
|
方案一 |
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①正确 |
方案二 |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②不正确 |
方案三 |
|
|
猜想③正确 |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 。
②同学们对沉淀CaCO 3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 CaCO 3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请解释土样中存在CaCO 3的原因 。
总结与提升:
改良我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山西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
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
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
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点燃氢气前要 。
(2)实验二探究的是 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3)实验三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锥形瓶后,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实验四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核心之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 。
(2)桢桢同学连接装置B、F、G进行实验。若往B装置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且在装置F和G中看到明显的现象,则按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 (填导管口字母),装置F和G中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某种物质反应
c.密度与空气的密度非常接近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写出:
①仪器a的名称 。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⑤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描述的是:酸溶液使指示剂变色的实验,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均变为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两种酸溶液都含有 。
(3)在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比较等量硫酸铜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时,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完全溶解所需时间/s |
60 |
35 |
55 |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对比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②设计实验2和实验3进行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
(4)化学课上,教师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现象。用初中阶段所学化学知识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由此可见,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 ;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CO2时,收集装置通常只选择E的原因是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在E之前连接装置 (填字母);
(4)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应制取氯气(Cl2),用该方法制取氯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如果用G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 (填“a”或“b”)口进;氯气有毒,可与水反应生成酸,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应选择 性溶液吸收尾气。
如图为初中化学中关于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框架图,X、Y是除酸、碱、盐之外的不同类别的物质,据图回答问题:
(1)X的物质类别是 ;
(2)若“盐1”为AgNO3,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3)反应④能够发生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4)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