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1)将以下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活性炭 b.小苏打 c.生石灰 d.尿素 e.烧碱 f.维生素A
①属于化肥的是 ;
②缺乏后会引起夜盲症的是 ;
③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④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可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
⑤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2)有四种元素:A.铁元素 B.碘元素C.钙元素D.氧元素,请选择合适元素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是 ;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③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食醋 ②石墨 ③酒精④活性炭⑤食盐 ⑥明矾
(1)除去冰箱异味,(2)用作汽车燃料,
(3)用作干电池电极,(4)除去铝壶中的水垢。
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2个铝原子,3个硫酸根离子,
氯化钙,生石灰。
南南同学学完了溶质质量分数后与小组同学到实验室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先用托盘天平称取纯净的氢氧化钠于洁净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自来水倒入烧杯中,搅拌后发现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对此现象小组同学都感到疑惑,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浑浊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自来水是硬水,常常含有Ca(HCO3)2和Mg(HCO3)2。
②Ca(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Ca(HCO3)2+2NaOH = CaCO3↓+2H2O+ Na2CO3
Mg(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Mg (HCO3)2+2NaOH = Mg(OH)2↓+2H2O+ Na2CO3
③Mg(OH)2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可形成稀溶液。
【作出猜想】猜想一:白色浑浊物是CaCO3
猜想二:白色浑浊物是Mg(OH)2
猜想三:白色浑浊物是。
【实验探究】①取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自来水水搅拌,杯壁发烫,原因是。静置冷却、过滤。
②取①滤渣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说明猜想 错误。
③另取①滤渣加热的蒸馏水,在上层清夜中再加酚酞试液,液体变红,所以猜想正确。
【拓展延伸】南南认为实验探究①过滤后的滤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吗?(填对或不对),你的证明方法是 (写出操作方法、现象、结论)
【实验反思】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应该使用水。
②判断自来水是硬水的方法是。
为了缓解能源危机,现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⑴其中“乙醇”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乙醇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乙醇在氧气不足时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69g乙醇与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
XC2H5OH+8O2=YCO2+ZCO+9H2O
①判断化学计量数X的值是。
②该反应消耗的定量氧气与69g乙醇充分燃烧消耗的氧气分子数之比为。
③计算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下图是金属铜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性。
(2)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锈蚀,原因是铝有“自我保护”作用,产生致密的保护膜,铝在空气中“自我保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铁制品很容易锈蚀。
①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只有a管中的铁钉会锈蚀 |
B.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
C.该实验不能说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
D.该实验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 |
②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除了保持其清洁干燥或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外,还可以。
(4)若只用一种金属单质,两种盐溶液,来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则验证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完成“铜树”实验时,先要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若用稀盐酸处理,当看到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氧化膜已被破坏。
(5)合成气(CO和H2)可用于制备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的二甲醚(CH3OCH3),还可用于冶炼金属,其部分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过程中CO和H2按分子个数比1∶2进行反应,制得二甲醚时,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
②根据示意图中标示的物质,合成气在冶炼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反应,其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