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
请回答下列各题
(1)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 ,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3)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乙炔(C 2H 2)气体可用电石(CaC 2块状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 2+2H 2O═Ca(OH) 2+C 2H 2↑,实验室制取乙炔(C 2H 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往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重新恢复为无色。于是该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是所用的酚酞溶液变质了。
猜想二:可能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了。
猜想四:可能是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讨论交流】
小组同学集体讨论后认为猜想一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查阅资料】
对于猜想二,大家认为是错误的。如果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就会生成Na2CO3•Na2CO3俗称纯碱,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呈碱性,pH约为10~11.9,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且红色不会消失。
【设计并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三,小组同学先往如图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从b处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然后通过注射器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过一会儿红色仍然
消失。则猜想三 。(填“正确”或“错误”)
(2)为了验证猜想四,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出了实验结论,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猜想四是正确的。红色褪去变成无色是因为NaOH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 |
【拓展延伸】
小组同学百度“酚酞”得知,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遇碱溶液变红的变化可表示为:H2In(无色) In2﹣(红色),据此信息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已知: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和去污,牙膏摩擦剂一般由CaHPO4、CaCO3、Al(OH)3、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牙膏中只有摩擦剂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CaCO3和 (填化学式);Al(OH)3的名称是 。
(2)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Al(OH)3和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将适量的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且有不溶物,则该牙膏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 。
(3)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测定另一品牌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是 。
②装置A中滴加盐酸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N2,其作用是 。
③准确称取5.0g牙膏样品进行实验,测得B中沉淀质量为1.2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已知Na2SO4溶液pH=7.亚硫酸钠(Na2SO3)是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对其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取1.0g亚硫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10mL,振荡。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红。据此现象你能得出亚硫酸钠的性质有 、 。将溶液分成两份。
(2)①取一份溶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该反应类型是 ,再滴加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刺激味SO2,写出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取另一份溶液通入足量空气,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小组猜想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Na2SO3与O2发生了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 ,观察到 ,则猜想合理。
为解决边远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状况,凉山州某县食药监局为贫困户送去了医治外用创伤的消毒液,其中有一种俗称双氧水的消毒液,将其涂摸在受伤创面上时,能产生大量气泡,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阿依、阿卓、阿牛春游时,发现了一株被太阳晒成紫红色的蒲公英,他们将其带回家洗净、捣碎,用阿达喝的老白干浸泡,再用纱布过滤,取其汁液,将其分成两份。已知紫红色蒲公英汁与紫色石蕊性质相同,请您预测:向一份中滴入食醋,会显 色,向另一份中滴加餐具洗洁精,会显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