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
请回答下列各题
(1)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 ,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3)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乙炔(C 2H 2)气体可用电石(CaC 2块状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 2+2H 2O═Ca(OH) 2+C 2H 2↑,实验室制取乙炔(C 2H 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
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能有效缓解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知PL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了测定7.2gPLA样品氧元素的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设计】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将7.2gPLA样品充分燃烧,为分别吸收燃烧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 → → → (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
【分析与结论】①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②装置E的作用是 。
③正确连接装置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7.2gPLA样品,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燃烧产物被完全吸收,灰烬质量忽略不计)。
通过分析与计算,可知7.2gPLA样品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克,该PLA样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为 。
装置 |
B |
C |
D |
E |
实验前质量/g |
160 |
150 |
150 |
100 |
实验后质量/g |
163.6 |
150 |
163.2 |
100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 ,Y 。
(2)CO 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取CO 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涛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将制取的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 ;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克。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
(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nH 2O,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 有关。
(3)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 。
(4)铁生锈的次要过程:Fe FeCO 3•nH 2O
FeCO 3
写出Fe转化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二)废铁的再利用
黄钠铁矾[NaFe x(SO 4) y(OH) z]是一种高效净水剂。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 2O 3和FeCO 3)制备黄钠铁矾的主要流程如图:
(1)将废铁屑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
(2)"酸溶"时H 2SO 4与Fe、FeCO 3反应,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和Fe+Fe 2(SO 4) 3=3FeSO 4。
(3)"转化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三)黄钠铁矾组成确定
称取9.70g黄钠铁矾,用如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
①NaFe x(SO 4) y(OH) z在T 1℃分解会生成H 2O(气态),提高温度至T 2℃继续分解产生SO 3气体,并得到Fe 2O 3和Na 2SO 4。
②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 3。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
(2)分别控制温度在T 1℃、T 2℃对A中固体加热。
①控制温度在T 1℃加热,实验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1.08g。
②用D装置替换B装置,控制温度在T 2℃,加热至反应完全。
③T 1℃、T 2℃时,加热后均通入一段时间N 2,目的是 。
(3)反应完全后,将A装置中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洗涤、烘干得4.80g固体,将滤液蒸干得1.42g固体(不含结晶水)。
结论:NaFe x(SO 4) y(OH) z中,x:y:z= 。
反思:若该实验过程中缺少C装置,则x:z的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如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甲、乙、丙均为气体,乙有激性气味,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化肥,H为红棕色固体。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学式:B ,F 。
(2)自然界中,甲和D反应产生一种供给呼吸的气体,该反应名称为 。
(3)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
(4)由反应②可知,在农业上施用G时应注意 。
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 (选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 2的理由是 。
(4)NH 4Cl溶液与NaNO 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 。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