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盒、橡皮膜、两个置于同一水平桌面的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 A B 两种液体),探究液体压强及浮力等相关问题。

(1)将金属盒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将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 A 液体中。缓慢向下压金属盒(未浸没),感觉用力逐渐变大。从上端开口处观察到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越来越大,这说明: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此过程中金属盒所受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松手后,金属盒静止时漂浮在 A 液面上,此时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 M P .如图甲所示。

(2)将金属盒从 A 液体中取出,橡皮膜朝下竖直浸入 B 液体中,金属盒静止时也漂浮在液面上,分别在金属盒和容器上记下液面所在位置 N Q ,如图乙所示。

(3)对比标记 P Q ,发现两次金属盒漂浮时,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对比标记 M N ,发现金属盒浸入 A 液体中的体积较大。则金属盒漂浮在 A B 两液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p A    p B ;橡皮膜在 A 液体中的凹陷程度   橡皮膜在 B 液体中的凹陷程度。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按下列步骤进行了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食用油;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食用油的末温。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
(2)类似的实验发现:不同的物质在相等、相同时,吸收的热量通常是不同的,即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心移动蜡烛B,直到与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像。

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

(1)你觉得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图乙所示的步骤中.石块部分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该时刻桶中水所受的重力;石块匀速向下移动时不慎碰到烧杯底部,此时石块所受的浮力该时刻桶中水所受的重力。(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3)他紧接着探究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为了完成该实验,他至少还要使用次弹簧测力计。

下图是某小组同学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用木块将带有刻度的平木板垫起,构成一个斜面。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从底端位置A沿斜面匀速运动到位置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1N,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若将木块向右移,使木块左端与长木板90cm处对齐,重复(1)中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8 N,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比较(1)、(2)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有关。
(3)若将小车四轮朝上倒置.重复(2)中的实验,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机械效率变。比较(2)、(3)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接触面的有关。

某同学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否是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g;用量筒量出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V=cm3。由此可知,金属块的密度ρ=kg/m3
(2)由于测得的金属块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相等,该同学得出“金属块一定不是铜做的”结论。他的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