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 承接到像。
(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现率”的实验中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_________的。
(2)某同学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a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电路连接好(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得交叉)。
(3)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若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间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可能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一: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甲),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步骤二: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和本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乙),比较步骤二与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步骤三: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棉布,把长方形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知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丙),比较步骤一与步骤三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
(2)设计步骤二并与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_________正确与否。
(3)在步骤一实验中如果用O.8N的水平拉力拉动木块,别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N
(4)为了检验猜想C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将图乙与图丙进行比较,则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
(6)在初中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采用与本实验相同研究方法的实验还有很多,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实验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①平面镜②厚度为2mm的玻璃板③厚度为7mm的玻璃板④直尺⑤光屏⑥两只相同的蜡烛⑦火柴,在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填序号).
(2)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的眼睛应该在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这一侧观察。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______(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或“蜡烛B本身”).
(3)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4)细心的小明发现,在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该实验,实验效果好。
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如图14所示。铁丝弯折处会发热,铁丝的内能将。这个实验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瞬速将铁丝弯折处放入质量为2g的水里,结果使水温最高升高了1℃,这些水吸收了J的热量。 【C水=4.2×103J/(kg·℃)】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______________。
(2)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实像基本能成在光屏中心。(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 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物距取三次不同来做了三次实验。与只做一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