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 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用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 (正确/错误),理由是 。
次数 |
木块大小 |
接触面积S/cm 2 |
摩擦力f/N |
1 |
整块 |
150 |
1.5 |
2 |
三分之二块 |
100 |
1.0 |
3 |
三分之一块 |
50 |
0.6 |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物理小博土”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⑴ 分析图②③可知,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⑵ 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③和_____。(填序号)
⑶ 在图③和⑤中,保持了_______不变,研究浮力的大小和_________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
下表是科比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 |
液体 |
深度h/cm |
橡皮膜朝向 |
U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cm |
1 |
水 |
3 |
朝上 |
2.6 |
2 |
3 |
朝下 |
2.6 |
|
3 |
3 |
朝侧面 |
2.6 |
|
4 |
6 |
朝上 |
5.4 |
|
5 |
9 |
朝上 |
8.2 |
|
6 |
盐水 |
9 |
朝上 |
9.1 |
⑴ 比较序号为1、、的数据,可得到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⑵ 比较序号为、的数据,可得到结论: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偏转如图A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
(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量过程中,指针偏转如图B所示,应在右盘砝码(填“增加”或“取下”),除此之外还可以向移动游码,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再次平衡。称得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75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_____cm3。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质量为_________g。
(4)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 g/ cm3。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利用小桌、砝码和泡沫塑料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验:
⑴在实验中,小明和小红是通过观察泡沫塑料的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⑵图中和乙两个实验是用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如右图所示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情景,明显的操作错误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