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小明的爷爷特制了三个大小不同、外观镀有相同颜色的实心金属球,并在球上刻有对晚辈祝福的话,要分别送给小明和他的两个妹妹。爷爷对小明说,三个小球中两个材质相同的送给妹妹,另一个材质不同的送给小明,要小明自己想办法找出。请你设计实验,帮助小明找出这个小球。
(1)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
(3)实验结论: 。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实验中,小华用焦距f="15" 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
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改变蜡烛位置,将其移动到4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屏上(填“能” 或“不能”)得到烛焰的像。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______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是(填甲或乙)实验。
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小明要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整个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按照图甲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很大.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原因是.排除故障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小明调整变阻器的滑片继续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小明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另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但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小华帮他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先闭合开关
、
,记下电压表的示数
,再断开
,记下电压表示数
.则
=(表达式用测得的量与已知量表示).
(3)利用甲的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除了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外,主要是为了.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如图甲所示,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于是有的同学提出下列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在研究此问题时,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乙、丙两种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1)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关系.观察丙图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若将丙图中右侧上方的的电阻丝也放入右边的容器内,那么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内液面(填“A更高”或“B更高”或“相平”).
(3)当家庭电路中的导线连接处接触不良时,容易引发火灾.则图的实验结论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