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   ,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移动光屏至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是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 ,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   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用二节新干电池,规格为“ 10 Ω 1 . 5 A ”的滑动变阻器等器材,来测导体电阻。请分析回答: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 C 点时,发现两表才有示数,示数分别为 2 V 0 . 2 A .根据以上信息思考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该连接方式,将图1电路连接完整。

(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电压 / V

电流 / A

1

2.0

0.20

2

2.5

 

3

2.8

0.28

(3)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4)该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阻值为 5 Ω 10 Ω 20 Ω 的三个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   V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

已知:① a b 两点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保持不变);② a 点压强等于 a 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左管内气压 P 1 之和;③ b 点压强等于 b 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右管内气压 P 2 之和;④液体1和液体2密度不同。该小组同学先关闭 K 2 打开 K K 1 ,用抽气机抽气,进行多次实验。再关闭 K 1 打开 K K 2 ,重复上述操作,具体数据记录如表:

液体种类

液体1

液体种类

液体2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次数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液柱高度 ( h 1 / cm )

10

20

30

液柱高度 ( h 2 / cm )

10

20

30

左管内气体压强 ( P 1 / 千帕)

99

97

95

右管内气体压强 ( P 2 / 千帕)

100

99

98

(1)以下研究过程所用到的方法与本实验中所用的方法明显不同的是 

A .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C .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

D .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高度的关系

(2)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所测得的数据,可以研究  

(3)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同学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  

把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电磁动力“小车”,并将它放入铜质螺线管中(螺线管的铜线表面没有绝缘层),如图甲“小车”就能沿着螺线管运动。图乙是它的示意图。

(1)在图乙上画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2)实验中发现,必须将“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小车”才能运动,“小车”运动的原因是  

(3)进一步探究发现,“小车”运动的方向与电池正负极位置和超强磁铁的极性有关。将如图乙装配的小车放入螺线管,则小车的运动方向是  

(4)要使“小车”运动速度增大,请提出一种方法:  

探究“水平抛出物体飞行的距离 s 与物体质量 m 、抛出高度 H 、抛出时的速度 v 的关系”时,设计并进行了如图甲实验。

实验一:质量不同的 A B 球在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下落到不同高度的地面。

实验二:质量不同的 A B 球在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下落到同一高度的地面。

实验得到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表一

m A = 100 克, m B = 50 克, h = 0 . 2

次数

桌面离地高度 H /

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 s /

1

A

0.5

  

2

A

1.0

0.74

3

A

1.5

0.90

4

B

0.5

0.53

5

B

1.0

0.74

6

B

1.5

0.91

表二

m A = 100 克, m B = 50 克, H = 1 . 2

次数

小球在斜面高度高度 h /

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 s /

1

A

0.1

0.59

2

A

0.2

0.81

3

A

0.3

0.99

4

B

0.1

0.58

5

B

0.2

0.81

6

B

0.3

1.00

(1)如图乙是 A 球从斜面高 h = 0 . 2 米处下落时,测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的示意图,该距离是  米。

(2)实验一,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是为了保持小球离开桌面时的  相同。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如图为某款擦窗机器人,它凭借其底部的真空泵在机身和玻璃之间形成低气压,牢牢地吸附在竖直玻璃上。请回答:

(1)当它静止在竖直玻璃上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2)擦窗机器人的擦试速度是4分钟 / 2 ,要擦完总面积为3米 2 的窗玻璃需要  分钟。

(3)工作时擦窗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为28牛,内外气压差达到800帕,求擦窗机器人与玻璃的接触面积至少为多少平方米?

(4)擦窗机器人的总质量为1.2千克,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为80瓦,它在竖直向上擦窗过程中有 0 . 25 % 的电能用于克服重力做功。若窗户足够高,持续竖直向上擦窗20分钟,擦窗机器人可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米?(取 g = 10 / 千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