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都可以选用  。(填字母序号)作为发生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选用D装置的原因是  

(3)如图G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等,用该装置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A.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氢气

B.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C.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瓶内装有浓硫酸,气体从b端通入,吸收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某兴题小组用铝箔制备A1 2O 3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 2+CO 2+2H 2O═Al(OH) 3↓+X(方程式已配平)。X的化学式为   

(2)步骤III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3)写出Al(OH) 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A.自然冷却至室温

B.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

C.配制45℃的明矾饱和溶液

(5)写出明矾的一种用途   

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I

实验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  

看到的现象是  

今年春节期间播出的《舌尖3》,让籍籍无名的章丘铁锅名声大振,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其炉渣中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酸反应的杂质。现按如图工艺流程,用炉渣制备绿矾(FeSO4•7H2O)。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氧化亚铁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铁反应均可生成硫酸亚铁。

(1)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一中的操作名称是  ,为提高步骤一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硫酸的浓度,升高反应物的温度、还可以采取  (写1条,不考虑“搅拌”和“使用催化剂”)。

(3)步骤二中无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测得滤液2的pH明显大于滤液1,其原因是  

(4)滤液2得到绿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该炉渣按照上述工艺流程制取绿矾。现取100g炉渣,得到干燥杂质5g,步骤二中加入15.6g铁粉,得到滤渣5.6g。要计算理论上制得绿矾的质量,除要利用上述给定的全部数据外,在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一个数据是  

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的同学进行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同学进行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该实验报告中的①﹣④。

【提出问题】滤液里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1)  

猜想(2)硫酸钠

猜想(3)碳酸钠

猜想(4)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  

  

猜想(3)是正确的

(2)然后再向上述实验后的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