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这首诗,按要求将①﹣③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一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①" ",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公②" ",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③" ",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名著阅读
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作品是前苏联作家的《》。
名著导读。
A.吴用道……“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桨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颠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B.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涤;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挎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
①A选文中吴用说“我有一条计策”,这条计策是什么?吴用在此计策中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选文中“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的汉子是谁?联系《水浒传》,另举两例说说他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知识。从下面提供的名著情节中,任选两项按要求填表。
| A.过五关斩六将, 千里走单骑,只为心中的一份兄弟情义。 |
| B.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
| C.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童年经历痛苦与磨难。 |
| D.大闹天宫,被压五百年,护送唐僧西天取经。 |
| 选项 |
出自哪部名著 |
该情节的主人公 |
名著阅读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课标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了“话说风流人物”征答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中的3道题,相信你一定能完成。
(1)你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是()来自()。
(2)他(或她)的风流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对你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然而,时隔不久我就得到了一次为皇帝陛下效劳的机会,至少我当时认为我是立了一大功。一天半夜,忽有几百人在我门口呼喊把我惊醒了,因为突然一下子被惊醒,我心里有几分恐惧。我听到有人不停地喊“布尔格兰姆”。朝廷的几位大臣从人群中挤了过来,恳请我立刻赶到宫中去。原来是一位女侍官不小心,看小说时睡着了,以致皇后的寝宫失火。我立即爬了起来;这时已有命令让众人给我让开道路,又因为这是一个月明之夜,所以我一路小心赶到宫中一个人也没有踏伤。我看他们已在寝宫的墙上竖好了梯子,水桶也很齐全,只是水源离这儿还有一段距离。这些水桶只有大针箍那么大小,可怜的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把一桶接一桶的水递给我,但火势太猛,无济于事。本来我可以用我的上衣很容易地将火扑火,不幸的是匆忙之中忘了带来,只穿一件皮背心就跑出来了。事情很惨,看来已毫无希望。要不是我忽然想出一条妙计(这种时候并不多),那这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是肯定要烧成平地了。前一天晚上我喝了大量的一种名叫“格力姆格瑞姆”的美酒(不来夫斯古人管它叫“福禄奈克”,但我们的酒被认为更好一点),这酒有很好的利尿作用。真是凑巧不过,我一次小便都还没有解过呢。我狠狠地撒了一泡尿,撒的也正是地方,结果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了。花了多少年心血建成的其他皇家建筑也终于免遭毁灭,被救了下来。以上文段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事情?格列佛是如何到了这个国家的?
从情节来看,文中的“我”认为撒尿救火是立了一大功。但后来给“我”带来什么后果?从中表现了“我”什么性格特点?
作品表面上酷似儿童读物,实际上却是一部老少皆宜的讽刺小说,请你说说作者写小人国讽刺和影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