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学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立(zhù)枯(gù)
泣(chuò)玲珑透(tī)
B.次(lǚ)妒(jì)
微(bēi)忧心忡(chóng)
C.确(záo)窃(pá)
祷(qí)而不舍(qiè)
D.惩罚(chěng)滑稽(jī)

猝然(cù)险象迭生(dié)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在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最后一课》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行踪,串联起了几个相互关联又彼此分离的场面。
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A.比喻 比喻
B.比喻 反问
C.拟人 设问
D.拟人 设问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问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