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文学常识 诗歌思想情感 诗歌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请简要概括该诗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2分)
答: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最”和“绝”字的表达效果。
答: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
十五夜望月·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通过写哪些景物表达了别离思聚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诗句“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用得好,请你从一个角度分析其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本诗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请结合诗中具体诗句分析本诗的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历来被人们传颂,请具体说说其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大漠孤长河落日圆
请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直圆”字用得很妙,请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

有人认为这首词最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