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4)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选字并解析: 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闻 广告 标语 综合读写 古代文化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
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

类别
主动回答
被动回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小学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反对战争,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
请写出关于战争的诗词名句、著名战役各一。
诗词名句:著名战役:
品读下面名言,用简洁连贯的一句话概括这三则名言的用意。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这三句话的用意是:

请你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感激养育你的人,因为他给予了你的生命;;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砺了你的意志。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之一,它集文化、艺术与智慧于一体。我们中国人常用对联来丰富生活。下面,请你作对联:
仿照上句,结合课文,将下面的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欧阳修
⑵ 请围绕2010“庆世博,迎元旦”活动的主题,运用下面提供的词语组成一副对联
世博元旦盛会临降佳节寰宇神州
上联:下联:

“生活处处有语文。”下面是一组描写节日或与节日有关的诗词,请写出其中所指的节日名称。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捎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3)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4)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