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

(1)按图装置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塞紧胶塞;

(2)用放大镜聚强光引燃硫粉,可观察到硫粉燃烧时发出明亮的  色火焰

(3)冷却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可观察到:

①绿叶变黄     ②小烧杯里收集到一定量的液体;    ③氧化铜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4)取出小烧杯里收集到的液体进行检验,结果该溶液为酸性(样品)

【提出问题】小烧杯里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②H2SO3易被氧化物为H2SO4

③BaSO3不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Ⅰ:样品中溶质含有H2SO3;猜想Ⅱ:样品中溶质含有H2SO4;猜想Ⅲ:样品中溶质含有  (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  正确

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  

沉淀不溶解

【交流讨论】

(1)向刚收集到的样品中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的目的是  

(2)酸雨能腐蚀金属制品,从基本反应类型上看主要反应属于  

【拓展延伸】

SO2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2)写出A装置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要制取氧气并测定体积,需将上述A、B、C装置进行组装,则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 →b;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
(4)将产生的氧气分别通入D、E装置中,观察到D中的白磷 ,E中的白磷 ;这一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必备的条件是

实验室里既可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气,也可用如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

请你根据已学化学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3)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相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4)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用 法,你选择此方法的理由是:
(5)如图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有

小明发现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中,反应速度逐渐变慢。查阅资料得知:其原因是过氧化氢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以及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降低。为了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降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材料准备】取质量均为2克的二氧化锰分别催化4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并分别标为A、B、C;另取多次催化分解10%过氧化氢溶液实验后回收的二氧化锰,标为D。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取未使用过的二氧化锰0.5克,加入锥形瓶中,再加入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120毫升气体所需的时间。
③在分别取A、B、C、D组二氧化锰0.5克,重复上述实验。
④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记录数据如下:

组别
未使用过得二氧化锰
A
B
C
D
收集气体时间/秒
17.9
23.2
27.7
32.3
37.8

(1)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在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2)实验中通过比较收集相同气体体积所需的时间外,还可以通过比较 来反映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
(3)由上表数据可知,引起回收的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下降的因素是

实验探究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的条件:
①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17) ;在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18) ;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以利用下列(19) (选填“甲”或“乙”)装置;

②利用丙装置将氢气、氧气混合气体收集起来,可以观察(20) 数量,通过活塞控制两者气体的比例关系,利用一次性保鲜袋收集混合气体,然后直接点燃保鲜袋。
③实验共四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1︰2
1︰4
1︰19
1︰39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33%
20%
5%
3.3%
点燃后现象
爆炸
爆炸
爆炸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21) 有关。

某兴趣小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很多因素都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于是同学们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MnO2的质量
测量数据

50.0g
1%
0.1g
9 mL

50.0g
2%
0.1g
16 mL

50.0g
4%
0.1g
31 mL

【实验分析】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格中的“测量数据”的指的是: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评价】
(1)甲同学提出在上述实验中测量______________同样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2)乙同学提出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反思】
除了上述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外,___________(写一种)也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