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写出元素符号)

43固体溶解过程  能量。(填“放出”或“吸收”)

2﹣)的结构示意图  

(4)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会看到瓶口出现  

(5)向滴加两滴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1) t 1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t 2 ℃时,将 30 g A 放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 t 3 ℃时,将等质量 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2 ℃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4) t 3 ℃时,将 25 g C 放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C 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洪泽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某同学对洪泽湖的水样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洪泽湖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以采用来测定湖水的酸碱度(填字母);

A.

酚酞试液

B.

石蕊试液

C.

p H 试纸

(3)为了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入,搅拌;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化学用语丰富多彩.现有① O 2 ;②2 O ;③ O - 2 ;④ O 2 - 四种符号,其含义与下列表述相一致的是(用序号填空)
(1)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2)表不﹣2价氧元素的是
(3)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的是
(4)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的是

根据固体物质 M 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B 点所表示的溶液为 M t 2 ℃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 A 点对应的溶液从 t 1 ℃升温到 t 2 ℃(忽略水的蒸发),在此过程中 M 的质量分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将 A 点对应的 100 g 溶液恒温蒸发 10 g 水,可析出 M 的质量为g,剩下的溶液中 M 的质量分数为

是一种廉价碱,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改良酸性土壤;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酸类物质,需加入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让其相互作用产生气体,既可以防止馒头产生酸味,又可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四川芦山地震后为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应急处理的方法中通常有下列过程:在浑浊的河水中加入净水剂,经静置沉淀后再(填一种操作方法).可达到除去水中不溶性杂志的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