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用途是  

(2)写出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收集方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是生命之源。下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烧瓶里的水发生了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实验时烧瓶内要加入几块沸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B中试管2内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1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要_______________。
(3)对自然界中较浑浊的河水用C净化器进行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得到较澄清的水,此操作可否将硬水变为软水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4)取一杯淡黄色的红糖水,把红糖水从C的简易净水器上部倒入,在下端管口接水后再尝一下,与原来的糖水比较其味道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而红糖水的淡黄色_____________(填“变深”、“不变”或“褪去”),说明净水器中的______________具有吸附色素的作用。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并完成实验】
Ⅰ.将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Ⅱ.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Ⅲ.将x g氯酸钾与1.0g氯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
Ⅲ中x的值应为 ,将实验Ⅰ和Ⅲ比较可证明 ,将实验Ⅲ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1.0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和xg氯酸钾混合加热,现象与实验Ⅲ相同,此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学反应前后 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请写出实验Ⅲ中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实验Ⅱ和Ⅲ对比是为了证明
【提出问题】②双氧水分解速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并完成实验】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产生O2体积

50.0g
1%
0.1g
9mL

50.0g
2%
0.1g
16mL

50.0g
4%
0.1g
31mL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 (填编号)

【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得越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应将该装置的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A.

B.

C.

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2 H 2 O ;② 5 N a + ;③ 3 C ;④ O 2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锌和硫酸铜溶液;②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③通电分解水;④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3)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c 点的意义是;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填" a "或" b ",下同); t 3 时溶解度较大的是 t 1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 p H "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
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选择的试剂
预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另一支试管

【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 p H 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 H 。小李的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结论
溶液沾在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N a 2 C O 3 溶液 p H = 3

(3)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 N a 2 C O 3 溶液 p H = 3 "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