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含杂质氯化镁的氯化钾,欲除去杂质,配制氯化钾溶液,操作流程见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过滤。有关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

A.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3)蒸发。把液体倒入蒸发皿,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4)天平调零。如图2示,先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如果指针静止时偏向右侧,则应该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往   旋动(填写"左"或"右")。

(5)配制溶液。称量氯化钾固体的质量和量取水的体积时,天平示数(单位:克)和量筒读数(单位:毫升)分别如图4示,则所配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 3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取适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无气泡冒出,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A

(1)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向蓝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试剂甲,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B。再向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滤液C

(2)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加入试剂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3)为进一步确定该固体的组成,可采用的方法是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实验活动:

活动一:红砖粉末能做催化剂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小明

A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

B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a克的红砖粉末。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产生的气体是    

(2)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小红

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

(1)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红砖粉末的    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反思】小明和小红通过上述实验,一致认为红砖粉末可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但小强认为小明和小红说法不严谨,理由是    

活动二: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

【假设与猜想】

猜想Ⅰ:CaCO3

猜想Ⅱ:Mg(OH)2

猜想Ⅲ:   (填化学式)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小雪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猜想Ⅰ成立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Ⅲ成立

验证猜想Ⅲ成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活动三:验证NaOH变质有方法?

【方法归纳】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认为验证氢氧化钠变质可以从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入手,例如:加足量稀盐酸等出现气泡,加氯化钙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等来判别;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强等变化来判别。

【学科渗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    

据此,小明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再次实验】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    (填“Ⅰ”“Ⅱ”)表示等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曲线。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g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4)如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进入。(填"a或b")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从“低碳”角度分析,最佳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   

(3)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a”或“b”)。

增氧剂可用于给鱼池增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增氧剂的增氧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该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Na 2CO 3•3H 2O 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较稳定,能缓慢分解,受热容易分解。

【提出问题】增氧剂真的能增氧吗?

【初次探究】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无气泡产生;加热,产生大量气泡。

【作出猜想】该兴趣小组结合资料和实验现象推测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 2CO 3和H 2O 2

【再次探究】该兴趣小组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另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待其完全溶解,再加入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溶液中含有H 2O 2。该操作中H 2O 2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待步骤(1)完全反应后,将所得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Na 2CO 3

【得出结论】该增氧剂的增氧原理为    

【评价反思】该增氧剂的保存方法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