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校化学探究小组用HCl与大理石反应研究影响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实验温度为25℃、35℃;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每次实验取用含碳酸钙60%的大理石10 g;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125%、18.25%,每次实验HCl溶液的用量为20mL(假设两种溶液密度均为1 g/㎝3;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提出问题】:影响HCl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做出猜想】:
猜想一:大理石规格;猜想二: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猜想三: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
编号
T/℃
大理石
规格
HCl的
质量分数
完全反应
的时间/s
实验目的

25
粗颗粒
18.25%
160
(I)实验①和②探究同体积下HCl质量分数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210

35
粗颗粒
18.25%
60

 
 
 
100

【得出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混合气体由CO、CO 2、SO 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 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 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 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 2的现象是   

【反思与评价】

(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

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

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和种类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选填编号).

A.3%的盐酸 B.5%的醋酸 C.5%的盐酸

(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

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用编号表示),检验这瓶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尿素[CO(NH 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Cl 2.化学方程式为:CO(NH 22+H 2O+3Cl 2=N 2+CO 2+6X,则X的化学式是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   (选填"氮"、"磷"或"钾")肥,适用于各种植物,某水田施加7.2千克尿素,其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