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化学探究小组用HCl与大理石反应研究影响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实验温度为25℃、35℃;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每次实验取用含碳酸钙60%的大理石10 g;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125%、18.25%,每次实验HCl溶液的用量为20mL(假设两种溶液密度均为1 g/㎝3;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提出问题】:影响HCl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做出猜想】:
猜想一:大理石规格;猜想二: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猜想三: 。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 编号 |
T/℃ |
大理石 规格 |
HCl的 质量分数 |
完全反应 的时间/s |
实验目的 |
① |
25 |
粗颗粒 |
18.25% |
160 |
(I)实验①和②探究同体积下HCl质量分数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② |
|
|
|
210 |
|
③ |
35 |
粗颗粒 |
18.25% |
60 |
|
④ |
|
|
|
100 |
【得出结论】: 。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有着使用铜器的悠久历史。
(1)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性和延展性;
(2)宋代《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是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
(3)木炭可以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该反应中CuO发生了 (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比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
(2)实验二喷水后的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由紫色变为 色;
(3)实验三说明铁生锈是铁与氧气、 共同作用的结果。
O2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制取O2的方法很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分解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KClO3分解法:应选用图中的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作发生装置;
(3)H2O2分解法:常温下H2O2分解缓慢,通常加入少量MnO2,则MnO2的作用为 ;
(4)可以用C所示装置来收集O2,体现了O2 的性质;
(5)已知N2的沸点为﹣196℃,O2的沸点为﹣183℃。工业上在低温下加压,先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则O2为 (填“先”或“后”)蒸发出来的气体。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
(3)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其验满的方法是 。
某同学做氧气的性质实验,如图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
实验步骤:
①用排水法收集好一瓶氧气。
②……
③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
④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根据实验操作,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具体操作为 。
(2)步骤③操作中,最好是将烧红的木炭由瓶口缓慢插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一实验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3)步骤④操作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酒精(化学式C 2H 5OH)和木炭都是常用的燃料,若取相同质量的C 2H 5OH和C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两者中消耗O 2的质量较少的是 (填"C 2H 5OH"或"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