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某学校艺术社团日前在校园宣传展板上,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引发同学们的关注。
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是“奇妙”还是“奇怪”?
交响乐演绎鲁迅作品
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共有《闰土》《阿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鲁迅的文学作品。
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
在《朗读者》节目中,京剧名家王佩瑜用京剧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种新奇的朗诵形式,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年轻人也从中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用杂技讲述中华神话
大型杂技剧《神话》借助杂技特有的肢体语言,讲述关于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的中华创世神话。该剧编导表示:“杂技为神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间。”
(1)由此同学们又想到了一些现象,其中属于艺术类“奇葩”组合的两项是 、
A.昆曲《牡丹亭》融入电子音乐 B.维也纳交响乐团来到上海演出
C.路边的电话亭变身书刊阅览亭 D.苏州评弹弹唱《威尼斯商人》
E.中华武术和西洋拳击同场竞技 F.儒家经典《论语》翻译成英语
(2)细心的同学发现材料中遗漏了一个小标题,请你拟一个供社团选用。
(3)社团组织同学们讨论: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到底是“奇妙”还是“奇怪”?请说出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4月23曰“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可你的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请你写几句话劝说。(60字左右)
(2)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串门儿,可以开阔你的视野,増长见识;
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
按要求答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每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综合性学习。
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近期,某学校举办向英雄致敬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30多年中,父母和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搞核潜艇,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他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廖俊波是一位扎根基层的县委书记,勤勉敬业、忘我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是新时代的“铁人”。
【材料三】2013年5月,孙杰通过微博账号“作业本”发文:“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丰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这种言论一经发出,立即受到网友们的遣责。)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英雄的特点。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向英雄学习。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走进直播间】
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国宝档案》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推介太白楼】
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2)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候;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渗(shèn)透 燥动 |
B. |
屏(bǐng)息 欢腾 |
C. |
亲 昵(ní) 晨曦 |
D. |
刹(shà)那 问侯 |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染上 徘徊 |
B. |
盖上 徘徊 |
C. |
盖上 盘旋 |
D. |
染上 盘旋 |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
B. |
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
C. |
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
D. |
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