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石潭记》,完成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怡然不动
③俶尔远逝
④以其境过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如其源。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珮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4)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
【链接材料】
仆[1]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2]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3],一遇和景[4],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1]仆:对自己的谦称。[2]已:过一会儿。[3]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4]和景:温暖的日光。
古诗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涉猎⑵孰⑶及⑷更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本文结尾处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
【甲】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节选自《韩诗外传》)
【乙】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1)伯瑜有过()(2)遂得免害()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见人持一把未熟稻()(2)执而鞭之()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有仙则名(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妻子不觌( ) ④未尝不与书俱(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阅读[甲]文填空: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和“______”都称得上是 “芝兰之室”。用原文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_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来表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②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欧阳修、谢绛等都曾是钱惟演的僚属。③经史:经书和史书。④小说:杂记类书籍.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⑥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②或遇其叱咄 ()
③尝语僚属()④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计日以还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B弗之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而少所嗜好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D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翻译下列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3)盖惟此尤可以思尔。【甲】【乙】两文列举的求学读书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请列举一个同样能体现上文这种治学精神的名人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