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

(2)“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肪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释】①次:外出远行进停留的处所。盱眙(xūyí):唐属临淮郡,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②淮镇:淮水边上的一个小镇。③山郭暗:日落后山峦昏暗。④秦关:指长安。忆秦关,韦应物是长安人,这里指思乡。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全诗笼罩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卜算子
苏轼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据史料记载,此词为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于黄州。此词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时所作。②漏断: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以铜壶盅水,水从壶中漏出,壶中箭上刻度显出时辰。夜深时,漏壶水少,不闻滴漏声,称“漏断”。③幽人:被谪幽居的人。这是作者自指。④省(xǐnɡ):理解,了解。
这首词采用了借物寓怀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下面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B.词的下阕尽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其实这只孤鸿就是词人自己。
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一句承上启下,其中的“惊”写出了孤鸿的失魂落魄;“恨”写出了孤鸿内心充满缠绵悱恻的悲情,然而世态炎凉,只能自吞苦水。
D.这首词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

品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尾联作者多次(表现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了的情感。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小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阅读宋·徐俯的《春游湖》,完成小题。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