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跑着跑着就到了
王纯
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我被选拔为学校的运动员。我爆发力比较强,擅长短跑,常常参加短跑比赛。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体育老师对我说:“万米越野赛,你也要参加!”我听了,惊讶地张大嘴巴,不情愿地说:“万米?我不擅长长跑啊!”老师笑笑说:“试试吧,就当作锻炼,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要紧。”
越野赛那天,我在起跑的枪声中迈开了脚步,心里却想:跑到哪儿算哪儿吧。因为平时短跑训练得比较多,所以刚开始我就迅速超越了身边的很多同学。跑了一段以后,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节奏,跑起来并不觉得累。就这样,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赛程过半的时候,我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半部分。这时我感到累了,但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被我超越,我还是鼓足勇气跑了下去。当跑到一定程度时,我竟然感觉不到累了,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奔去。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跑下去。我对自己说:“好好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跑着跑着,我竟然看到了终点!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力量,这时我加速奔跑,开始冲刺。因为经常练习短跑,所以在冲刺过程中,我所向披靡,一路超越了所有选手,冲到了最前面。当第一个冲到终点时,我自己都恍惚了:这是真的吗?周围响起欢呼声,体育老师跑过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让我刮目相看!”我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次胜利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有时候,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就战胜了自己。蓦然回首,一切都成了身后的风景,你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了!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境界。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不停地向前奔跑,跑着跑着就豁然开朗起来。记得多年前,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我把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一个个写到纸上,心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章能发表在报刊上,哪怕只有一篇,那该有多幸福啊!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报刊,一定有文字的馨香,闻一闻,会像酒一样醉人吧?就这样,我写着写着,真的闻到了像酒一样醉人的文字的馨香。于是我更加沉醉于写作。如今,我已经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很多文友向我请教写作经验,我只说了三个字:“写下去!”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万。有一次,当大家谈起小时候的梦想时,他说:“我小时候想,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这辈子就值了!”我笑了,想起作家莫言曾说过,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一日三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然后就是想娶石匠的女儿当老婆。
或许,我们不曾有过什么鸿鹄之志,以为自己是一只飞不高也飞不远的麻雀,但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所以就坚持跑下去吧!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
(摘自2015年1月18日《羊城晚报》,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用原文语句)。
“我”没想过自己能得长跑冠军,但是跑着跑着,就成冠军了。“我”没想过成为大作家,但写着写着,就 。“我”的朋友小时候只想,但做生意做着做着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3)赏析文中划线句。
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
(4)作者在叙事时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5)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结合董卿的话,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蚕食桑吐者丝,蜂采花酿者蜜,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三者的共同点是善于创造。这里面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善于读书,既要善于吸取精华,又要勇于创新。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吃桑而吐丝正是春蚕的可贵之处。蜜蜂终生酿蜜忙,整日累月不辞辛劳地采花酿蜜,则是蜜蜂的可爱之处。倘若失掉了“吐丝”和“酿蜜”这一基本点,春蚕和蜜蜂的形象就会黯然失色,不值一谈;如同吃饭一样,读书也有个“会吃”“不会吃”“吃好”“吃坏”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
③汉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于读书,巧运心思,把书读活,才能不为书奴仆,才能真正领略“斗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胜景,做到“汤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否则,充其量只能变成一个书橱,更有甚者会害己害人害革命。在我党历史上,王明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员。他不顾中国国情,一味教条地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机械地照抄照搬十月革命的经验,他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期间,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大搞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结果,使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蒙受了极大的损失。他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的清算,最终叛国投敌,成为历史罪人。
④在读书方面,毛泽东堪称我们的楷模。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反对“读死书”,提倡创新。他读马列的书,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驱虎豹、惩腐恶、追穷寇、缚苍龙,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学习前人诗词不落窠臼,大胆创新。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名句。可见,读书只有善于创造,才能将获得的精华化为己有,真正像蚕那样吐出鲜亮的丝,像蜜蜂那样酿出甘醇的蜜。
⑤善于读书,既吸收又创造,才能增智慧,长才干,获得成功。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泥沙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的理解。
文章第③段举王明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文中第④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毛泽东同志善于读书的?试加以分析。
请你为第③段从正面或从反面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进一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了?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来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自豪感:“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力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亡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解释下列词语。
层累:
骈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意思是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选自,意思是。作者引用孔子的两句话分别是为了说明。
选出下列复句中不同的一项()。
A.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
B.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
C.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样,因竞胜而得快炙。 |
D.人生能从自己职业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
本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列举了几件事例驳斥了的呼声,然后列举了两等苦人,再从个方面证实了。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句话在本段起的作用。
阅读《雨说》节选,完成后面的练习。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了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哨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哗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文段开头括号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选文四五两节中“笑”的含义是什么?“要勇敢地笑”又表现了什么?
文中描写寒冬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 ( )
A.一派荒凉孤寂,没有生气,因为种子不再发芽,绿草变得枯黄,连牛羊的踪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
B.选项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的——陆上和水中。陆上写了田圃和牧场;水中写了鱼塘和小溪。 |
C.选段从陆上写时,田圃上种子被禁锢,牧场草木枯黄,牛羊全无;水塘中鱼儿不再游动,小溪也渐渐地干涸,总之,写出了寒冬的一派肃杀。 |
D.文中写景纯粹是诗人的想象,他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东西集合在一起,由此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 |
选文开头两个加点的“雨说”各自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予以说明。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一句从侧面表现了雨的什么特点?
选诗的第二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如果你是“新苗”是“鱼儿”是……,你会对雨水说些什么呢?
“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雨带来了什么?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 一句让我们想到了杜甫的哪句诗?“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一句又让我们想到了杜甫的哪句诗?
按要求修改下文。
①人们常说,竞争是残酷的,我对此不持否定态度。但是我认为竞争真正体现出的是实力。
②竞争中难免有失败者。失败将面临淘汰,这无疑是残酷的。但成功也并非侥幸,他们必然是有实力的。拥有真正的实力,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脚,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面对竞争,不能躲避,要努力凭实力取胜。
③张开眼睛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吧?哪个行业不是充满了竞争?不是体现了实力的重要性?
④商业活动中处处可见竞争的存在。商场间,厂家间,比物品的质量好坏,售后服务,价格贵贱,都是竞争。你产品质量高,服务好,价格廉,自然有实力,你就是社会上的强者,又何须畏惧竞争的存在。在与这样有实力的公司竞争中,一些实力不强的公司只能差强人意。这些公司可能会倒闭,这足以见竞争的残酷,但更能说明实力的重要。
⑤正当的竞争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少公司各出绝招。有的公司纷纷研制新产品打入市场,有的公司不断开发产品功能,提高产品寿命,有的公司派发优惠券,大搞降价,各种促销形式频频出现。这不仅使消费者受益,也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⑥我们学生每天都在参与竞争,你只有不断学习奋斗,拥有真才实学,才能考上好高中,今后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脚,开创一片天地。工人们也在竞争,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就会面临下岗。国与国之间也有竞争,只有保持强大的国力,才能跻身世界强国。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⑦所以,与其说竞争残酷,不如说竞争为人类更好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其害怕竞争,不如锻炼自己,以实力取胜。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不符合语言表达的习惯,请联系上下文加以修改,使之顺畅、简明。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词语用得不当,它是_____________,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
第③段中三处问号的使用并非都是正确的,请指出使用有误的,并加以改正。
第⑥段开头缺少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请联系上下文内容,补写出这个过渡句。
本文在论证中有一段内容游离于中心论点的范围之外,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
“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装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露馅:
(2)未准:画波浪线一句,写了小三怎样的感受?这样写对表现“刷子李”的“奇”有什么作用?
“刷子李”的行事是否有作秀之嫌?
曹小三最关心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是否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