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教育论坛开幕

    11月1日,亚洲教育论坛在成都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国际幼儿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此次教育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意在探讨如何将国学内容融入教材。

    在论坛上,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该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已修订完毕,送交教育部审定,如顺利通过,这批教材将于2016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进入课堂。

    这批新教材增加了国学内容的比重。

    初中语文新版教材变化:国学内容增至35%。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推行“一纲多本”政策。教育部出台一个教育大纲,各地方可根据大纲来自主选择教材,而各个出版社也开始编纂出版自己的教材。以前的初中语文版教材有7个单元,国学内容占了2个单元。为减轻学生负担,现在,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减少到6个单元,而国学内容仍占2个单元,同时还增加了两篇白话文小说。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语文教材的35%。

    观点:小学语文教材应再添75篇国学经典

“目前,中小学主导教材并没有编入大量的国学经典作品,我们只能编写校本教材,在课余时间安排诵读,效果小、时间短。”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刘晓军认为,国学经典应按照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比重进入中小学教材。他以目前部分省市的小学在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12册教材中入选主题文章358篇,其中国学经典文本只有45篇,占总量的12%,如按照三分之一比例配置的话,还需要增加75篇左右。“增加什么内容呢?根据教育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规定,小学阶段可以从古诗词、节庆、民俗文化等四方面增加选文。”

【相关链接1】

    近年,国学教育的触角越来越多地向学龄儿童延伸。针对最近幼儿园国学热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度的家长,占75%。

【相关链接2】

    近日,东关小学全体师生举办了一场以“诵读经典,畅谈梦想”为主题的元旦庆祝活动。各年级语文老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生量身推荐了一系列的经典诗歌。各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畅游书海等准备活动。诵读作品包括中国古今经典诗词及以“中国梦”为题材的经典作品,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进一步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

【相关链接3】

    古诗文诵读大赛渐成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香饽饽”,2016年3月19日,“我们的节日”天水市中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总决赛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落幕,8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后羲皇中学摘得特等奖。该比赛由天水市语委会、市教育局主办。在比赛中,不少学校还在服装上动起脑筋,汉服、民国学生装不一而足。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如今,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中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教材的35%。

B.亚洲教育论坛研讨了“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的议题,决定增设国学内容的教材于2016年9月进入课堂。

C.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D.目前,古诗文诵读大赛成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受到中学生的青睐。

(2)请仔细阅读链接2、3材料,用两个短语概括两则材料的主题。

(3)对于“国学启蒙教育”,人们的观点不同,对此,你持何种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

(4)阅读完几则材料后,有的同学万分激动,写了下面几句话,请你结合材料,仿照补写句子。

    诵读经典,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诵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让我们感受到和谐共荣的人与自然;诵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让我们体会到积极昂扬的  ;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到壮观雄奇的  。让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中荡漾,  ;让经典走进课堂,溢满校园,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提取新闻信息 续写 补写 改写句子 材料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21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已确定了包括天安门、正阳门、天坛在内的14个遗产点。学校组织了"中轴线上多彩明珠"展示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宣传正阳门的短片。

短片第一部分,介绍正阳门在历史上的重要功用。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材料。

正阳门曾是国家的礼仪之门。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正门,正阳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高。皇帝每年去天坛祭天和到先农坛亲耕,都要通过正阳门。所谓"正阳门走龙车",就是指此门只供皇帝出入。

正阳门还曾是京师锁钥。当时的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它们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城楼供守城将领登高瞭望,指挥作战;箭楼在城楼正前方,开有箭窗,用于防御、射击;瓮城将城楼与箭楼连为一体,形成对城门的保护;闸楼则建于瓮城之上,其门洞上方的千斤闸重约1990公斤,在敌军进犯时可起到重要防御作用。

(1)短片第一部分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片头,来体现正阳门的特点。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选择:   

理由:   

(2)同学们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钥"的义项有:①锁;②钥匙;③闭锁,关闭。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锁钥"在这里的意思是   

【甲】进入京城的通道【乙】军事防御屏障【丙】沉重的千斤闸

班级宣传小组打算出一期主题板报,同学们根据四幅宣传图片(见图)的内容将板报分为四个栏目。请你将栏目名称依次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0字。

①我发现:   

②我看到:   

③我期待:   

④我希望:   

复兴学校开展"呵护眼睛光明行"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小亮同学将在学校动员大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都渴望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中国文人笔下有很多跟眼睛有关且寓意美好的成语,比如目光如炬、【甲】______、_______等。为了眼睛更加明亮,目光更加敏税,让我们一起呵护眼睛,远离近视。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共同实施八个专项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乙】 方案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近视防控问题的重视和关怀。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在这里,我想对老师说:_______。

在这里,我想对同学说:_______。


①请结合语境,在【甲】处再写两个成语。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③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小亮同学的建议,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

)(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引háng高歌,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引háng    高歌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新的民歌"相同的一项是    

A.

粽叶飘香

B.

光辉历程

C.

绿水青山

D.

面向未来

(3)选文中提到的"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乐器的一项是    

A.

葡萄美酒夜光杯

B.

谁家玉笛暗飞声

C.

箫鼓追随春社近

D.

五十弦翻塞外声

(4)以上文段节选自长篇纪实作品    (又名(西行漫记》),选文中的"我"指的是    (人名)。选文中"他们"    的美好品质尤为突出。

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方式,但阻止不了年轻一代继往开来的步伐。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传承经典国学】请阅读下面文字,运用对联知识,根据画线句子内容,补充下联,使之成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 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采

下联:   

(2)【致敬英雄人物】"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校刊《襄江韵》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四,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英雄歌曲最响亮

(3)【引领生活新风】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 科学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可以借助筷勺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合餐为健康埋下隐患,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地传染给他人。

材料二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某网站对公众分餐情况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查,近万名网友积极参与。下面是调查统计表:

分餐情况调查统计表

调查时间

1月15日

2月8日

3月26日

居家分餐占比

5.8%

27.9%

40.4%

外出分餐占比

10.7%

45.6%

65.2%

我的发现:   

(4)【倾诉后浪心声】五四青年节期间,一段名为《后浪》的演讲视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演讲者用一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的评语,给予了后浪(年轻人)充分的肯定,激发起后浪追逐梦想的热情。但是,也有人说现在不少年轻人精神颓废、不思进取,这样的夸赞太过了。

为此,班长组织同学们对演讲者的评语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请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把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

同学甲:我不赞成演讲者的观点。现在确实有不少年轻人没有梦想,他们整日沉湎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

同学乙:我赞成演讲者的观点。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有责任,有担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