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下列各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阅十余岁

阅:

  

②竟不可得

竟:

  

(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

山门圮于河。

(3)翻译下列语句。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众服为确论。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朗读节奏划分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解释加点词。

镜而自视

⑵臣之妻

寡人之耳者

⑷时时而间进

2.

翻译下列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

齐王"纳谏"、"除弊",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回答)

4.

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

结合实际,谈谈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洛阳有僧,房中磬①子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②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③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遽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盛设馔④,余当为汝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夔食讫,出怀中错⑤,(造字,左金字旁,右“虑”)⑥磬数处,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因此。”僧大喜,其疾便愈。《唐语林》
〔注释: ①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用石或铜作成。②术士:指巫师占卜之类的人。③曹绍夔:唐朝人,精通音律。④馔:指食物。⑤错:打磨玉石的工具。⑥(造字,左金字旁,右“虑”) :锉〕
. 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求术士百方禁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房中磬子夜辄自鸣 辄:
② 终不能已   已:
③ 僧苦问其所以     所以:
.翻译下列句子。
僧虽不信其言,冀其或效,乃置馔以待。
.(1)读完短文后说说“磬子夜辄自鸣”的原因是什么?
(2)曹绍夔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便舍船太丘舍去
B.欲穷其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
D.问今是何世斯是陋室

.翻译句子。
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4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 (3分)
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 B.极、最 C.缺乏 D.穿过 ( )
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 )
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 )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
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
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

.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2分)
.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甲】
【乙】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晚岁诗文益奇,然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岁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注】①校越:主持越地的考试。②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陵墓,宋元明人都用陵名来称呼已故的皇帝。③曲蘖:指酒。④韩、曾:韩愈和曾巩。⑤骚坛:文坛。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籍:狼籍。
B.然数奇,屡试辄蹶数:命数。
C.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当:合乎。
D.韩、曾之流亚也亚:比不上。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诚既勇兮又以武
C.其所见山崩海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一一皆达之于诗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正好捕得一只白鹿,委托文长撰写贺表,贺表上呈,皇帝很高兴
B.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看得过于高明,喜好奇招妙计,但议论军事大多只有中等水平
C.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
那时称为文坛主盟的人,徐渭都怒斥他们,拿他们当奴仆一样看待
D.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经常带上钱去酒馆,召唤底层的仆役与自己一同喝酒
.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蕙主持越地考试时发现了徐渭,并认为他是当时国家杰出的人才,但是此后徐渭屡次应试却均未能考中。
B.威震东南、一些武将也不敢抬头面对的胡宗宪,非常看重徐渭的个人才干,曾将一切疏记都交由徐渭办理。
C.徐渭身体虚弱,但由于他曾游历齐、鲁、燕、赵各地,见识广博,胸有豪情,因此诗作中流露出王者气概。
D.徐渭诗文成就突出,应是有用之才,却不为当世所重用,以致于最终怀抱悲愤离开人世,作者为此而叹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