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金城北楼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姜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1)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  、湍上急流、  的金城美景。

(2)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作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 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

D. 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抒情方式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①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á)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  ”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  ”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注释】①濑:沙石上流过的水。②浅浅:同“溅溅”。

(1)品析“泻”字的妙处。

(2)全诗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望岳

[清]李因笃

太华三峰列峻屏,晴霄飞翠下空溟。晓云东抱关河紫,秋色西来天地青。

玉女盆寒落黛,仙人掌上接明星。乱余林壑饶遗客,缥缈幽栖赋采苓。

【注】①玉女盆:华山建有玉女祠,祠前有石臼,称“玉女洗头盆”。②仙人掌:华山三峰之一。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中画线的句子。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2)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每组二选一,各 60 字左右)

如梦令•汉 上晚步

[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 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选自《全宋词》)

【注释】①汉:汉水;②霁(ji):雪后转晴;

(1)"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    的特点。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