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2)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每组二选一,各 60 字左右)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名著情节 名著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 】 瓦松:一种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没有什么用处。
诗歌题目为“菊”,但是诗句中无一字提到“菊”,他是怎么写“菊”的?试作简要分析。
揣摩诗的最后一句,你从“不羡瓦松高”一句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两手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从军行
范仲淹王昌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青海长云暗雪山,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孤城遥望玉门关。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黄沙百战穿金甲,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和《从军行》在内容上有着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词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点。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4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描述“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所展现的画面。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溪水从山中发源,曲曲折折流淌,这本来是一种常见的地貌,然而,杨万里将这种常见地貌人格化了,社会化了,从而阐发了一种“奔流”的人生哲学。
B.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语是“拦”,这表明群山有情,不忍溪水离开自己的温暖怀抱。
C.“万”字体现出阻挡重重,“堂堂”二字写出了溪水峰回路转,突围而出,成江成海的气势。
D.“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两句诗描写了山村溪流的真实景致,又蕴涵着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生命总要奔流,无可阻挡。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容浩大,军乐雄壮,烘托士气之高。
B.“沙场秋点兵”中“秋”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C.“马作的卢飞快” 意思是“的卢马飞快”,一个“飞”字写出烈马奔驰,四蹄生风的雄姿。
D.“了却君王天下事”把忠君思想与个人功利掺杂起来,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性。

下面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由诗人挑灯看剑,回想起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C.这首词展现了诗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D.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末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