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
B |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C |
除去碳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检验露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 |
A.AB.BC.CD.D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氧气液化C.氢气燃烧D.矿石粉碎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绿色低碳出行B.大量使用农药
C.露天焚烧垃圾D.乱扔废旧电池
2019年5月11日,扬州市启动了城市节水宣传活动。H2O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有机物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CaCO3 CaO+CO2↑)。现有100g 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生成CO2的质量是33g
B.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
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
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
下表是KC1、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KC1 |
27.6 |
34.0 |
40.0 |
45.5 |
51.1 |
56.7 |
NH4C1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
B.4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 KNO3
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
D.在0℃﹣100℃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