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分解产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因为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和碳酸氢铵混合使用,在密闭的大棚内放置碳酸氢铵和稀盐酸,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生成的氯化铵又可以作为氮肥再次使用.

(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  (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碳酸氢铵.

(2)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  (写一条即可).

(3)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关于使用碳酸氢铵的说法中,正确到是  

A、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潮时易分解

B、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该注意防潮防晒

C、碳酸氢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试用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或现象。
(1)食品密封包装时填充氮气可以防腐,这是因为
(2)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这是因为
(3)在盛有水的铁锅里,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锈蚀最为严重,这是因为

2010年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们首次使用环保“石头纸”制作的便笺和文件袋。“石头纸”是一种低碳经济的绿色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难溶性钙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石头纸”的成分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的主要成分和“石头纸”的主要成分相同。
(2)装置A、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请说出你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列举一例即可)

请分别写出下列三个化学实验得出的结论:

实验 A
实验 B
实验 C

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
⑴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⑵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的结论?为什么?

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成份的几种可能情况,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现有一瓶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是甲醇( C H 3 O H )或乙醇( C 2 H 5 O H )。通过测定该液体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可确定是哪种物质,解释原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