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强热,制得外观似金子的黄铜(铜锌合金),现取一定量含少量木炭粉的黄铜粉末样品,测定其中铜、锌的质量比,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和装置。
(1)气体X是 ,步骤I的目的是: 。
(2)步骤II中,若通过测定铜的质量来确定黄铜中铜、锌的质量比,简述从黄铜中分离出铜的实验操作。
(3)步骤II中,若不测定铜的质量,某同学认为,结合图提供的装置进行实验,即使装置气密性不良,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数据。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若发现导气管口刚一有气泡冒出,就立刻开始收集,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
下列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 添加水.
(2)指出图A中的错误操作 .
(3)将图A中错误操作改正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4)在其他操作无错误的前提下,量取所需要的水时,按图 B进行操作,一定能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盐的知识时,发现碳酸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很相似,他们想知道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也生成二氧化碳,于是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当观察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出现 现象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也生成二氧化碳,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明显增加,于是他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的溶质进行了探究.
【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小刚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
小钰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小伟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
【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
小伟的猜想不成立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小刚的猜想不成立 小钰的猜想成立 |
【拓展】小钰想进一步验证溶质中的氢氧化钠,如果她重新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实验过程中需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酚酞溶液.
根据下列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A、C、D、E组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导管放入集气瓶口的适宜时刻是 .
(3)请组装一套适合固体和液体反应并能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的发生装置 .
(4)若使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可在F装置中加入 ,气体应从 (填“a”或“b”)口进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
(1)A实验: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2)B实验: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 .
(3)C实验:稀释浓硫酸时,玻璃棒的作用 .
(4)D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