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欲使饱和状态的B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  

(4)将t2℃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A  B(选填“>”。“<”或“=”)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氯化钠

溶解度/g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溶解度/g

6

10

18

36.5

50

(1)t1℃时,NaCl的溶解度是  g。

(2)t2℃时,将40g Na2C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Na2CO3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若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O3应采取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物质世界处处离不开化学。从氧化钙、硝酸钾、氮气、碳酸氢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常作保护气的物质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  

(3)用作发酵粉的物质  

(4)用作化肥的物质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补碘是一个长期生活化的过程。碘盐(加碘食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症,另外,也可以通过食用含碘较多的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食物来补充碘元素。请读识上面文字和右图图片后回答:

(1)碘盐的成分是  

(2)除食用碘盐外,我们还可以食用  补充碘元素;

(3)大家知道:单质碘(I2)遇淀粉溶液变蓝色。请用实验证明碘盐中的“碘”与单质碘的不同: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候氏制碱法),其生产流程简明如下:

请读识流程图并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气体X的化学式是 

(3)沉淀池中晶体转移至焙烧炉时用到操作①,操作①的名称是  

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