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碳酸氢铵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引起了同学们对氨气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一)探究性质与变化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
(1)实验一中的现象是 。
(2)实验二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滴入浓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集气瓶中从下至上出现白烟,② (写一点)。
【实验结论】
(3)微观上,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宏观上,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的角度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写一点)。
【反思与评价】
(4)实验二避免了实验一的不足,改进后的优点有 (写一点)。
(二)验证氨气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
(5)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2NH3+3CuO3X+N2+3H2O,X的化学式是 。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假定氮气被完全吸收)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充分反应后,测得A、B、C三个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装置 |
A |
B |
C |
数据 |
减少了4.8g |
增加了6.0g |
增加了2.8g |
(6)甲同学利用A、B、C三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乙同学利用B、C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的氮、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与理论值明显不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
(7)若用A、C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与理论值是否相符?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证明你的结论 。
(三)探究用途与制法
(8)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制得氨气。工业上常用氨气生产氮肥(NH4)2SO4,施肥时,要避免与之混用的是 (填序号)。
A.硝酸钾 B.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
C.熟石灰 D.氯化钾
(9)工业上生产的(NH4)2SO4中常常混有少量KCl,检验其是否含有KCl的操作方法是 。
附: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
阴离子/阳离子 |
OH﹣ |
NO3﹣ |
Cl﹣ |
SO42﹣ |
H+ |
溶、挥 |
溶、挥 |
溶 |
|
K+ |
溶 |
溶 |
溶 |
溶 |
NH4+ |
溶、挥 |
溶 |
溶 |
溶 |
Ba2+ |
溶 |
溶 |
溶 |
不 |
Ag+ |
﹣ |
溶 |
不 |
微 |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华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图中选择装置在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1)华雪同学首先选择装置A和E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装置A和E的导管口之间要用 连接。(填实验用品)
②不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③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洗涤试管,可看到溶解残留固体的洗涤用水呈现绿色(已知MnO 2不溶于水),说明 (填离子符号)在溶液中呈绿色。
(2)华雪同学然后选择装置B和C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
②实验证明MnO 2、CuSO 4溶液、FeCl 3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已知FeCl 3在水中可解离处Fe 3+和Cl ﹣,请设计实验证明:FeCl 3溶液中对H 2O 2的分解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FeCl 3溶液中的Fe 3+. 。
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 2O 3和SiO 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①SiO 2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
②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l 2O 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Ⅱ的名称是 。
(3)滤液Ⅱ中溶质的用途之一是 。
(4)电解熔融的Al 2O 3,除得到金属铝之外,还可得到的气体产物是 (填化学式)。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 2O 3时,还加入了冰晶石(Na 3AlF 6)作熔剂,其作用是降低Al 2O 3的熔点,冰晶石在物质中的分类属于 (填字母)。
A.酸B.碱C.盐D.氧化物
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H的化学式:C ,H .
(2)写出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 .
(3)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 个化合反应.
在学了生活中常见盐的性质以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 2CO 3和NaCl混合固体中Na 2CO 3含量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如图甲所示(铁夹夹持的仪器是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小明同学提出用图乙代替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 2气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不变");有同学对乙装置中的缺陷提出三种改进方案。
A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饱和的CO 2水溶液;B方案:将广口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稀溶液;C方案:在广口瓶中的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你认为错误的方案是 (填字母代号);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3)小宇同学用图丙装置测定CO 2的质量。则图丙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这些缺陷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请写出其中两点主要缺陷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① ;②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装置图C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