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桌上现有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讨论猜想】进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
小红:氢氧化钠、硫酸钠; 小华:氢氧化钠、碳酸钠;
小明:碳酸钠、硫酸钠; 小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探究】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 |
的猜想不正确 |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
|
小亮的猜想正确 |
3.继续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将试管A、B中的物质倒在同一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有 。
如图是实验室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A、C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收集完毕后,先进行的操作是 (填“Ⅰ”或“Ⅱ”).
Ⅰ.熄灭酒精灯Ⅱ.把导管移出水面
(2)连接B、D制取二氧化碳,锥形瓶中装入的固体药品是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如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燃烧停止后,红磷仍有剩余,燃烧停止的原因是 .
(2)B是改进后的装置,小试管和铜片的组合代替了燃烧匙.开始实验时,向小试管中加入90℃以上的热水后,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考虑,热水的作用是 ;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终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
(3)与A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气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实验室采用B装置制取氢气,在操作上具有的优点是 ,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为 (选填字母序号).
(3)若用F装置干燥氧气或氢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小实验,请回答:
(1)A中 能燃烧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2)B中水的作用是 .
(3)C实验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可得出的结论是 .
(4)D实验可得出CO 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什么?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