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2)t2℃,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3)t2℃时,把2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①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Ⅰ (1)Ⅱ (2);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发生装置可选择 (4)(填字母)。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5)(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b.溶解 c.过滤d.洗涤
③实验室制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6),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7)____,看到的现象是 (8);若把生成的CO2气体通入D装置中,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9),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10)。
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及对应的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 (g/100g水)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①图1中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24)(填“甲”或“乙”);
②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25);
③图1中t1的温度范围为(26);
④20℃时,60g K2CO3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7) ;
⑤80℃ 时有KNO3饱和溶液(含少量K2CO3),若要得到较纯净的KNO3晶体,宜采用实验操作方法是(28);
⑥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 ,其结果如图2所示。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29) 。(填字母)
A.烧杯Ⅱ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Ⅰ中溶解的是KNO3,烧杯Ⅱ中溶解的是K2CO3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Ⅰ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Ⅰ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①厨房清洁剂显(20)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21);
②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 (22)(填“强”或“弱”);
③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_(23)__(“大”或“小”)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下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
根据信息进行回答:
V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5);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17.6克VC的物质的量是(17) mol,含有(18)个VC分子。按标签说明书服用,则每天摄入Vc(19)mg。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①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5);同学们对水进行如下图的实验,图甲中净化水的方法是 (6) 和(7);图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9),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10);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那么在实验中a、b两管气体实际测得的体积比与理论值相比会偏 (11)(填“小”或“大”)。
②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原理是:Cl2+H2O→HClO+X,则X的化学式为 (12);此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13) (填化学式),此反应中含有游离态氯元素的物质是(14)(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