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选镇"是"或"否");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选填"分子"或"原子")。
(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 ( 写化学式)。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发生装置 (选填序号)和收集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 ,CO2可用装置E收集,理由是 。
(4)实验室用FeS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S.H2S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制取H2S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
③NaOH溶液的作用是 。
有一份铜锌合金粉末样品(设只含铜、锌),为认识其组成等,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请参与并完成有关计算:
(1)取样品20g和足量稀硫酸充分混合,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3.5g。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到三份100g相同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样品的质量/g |
10 |
20 |
30 |
生成气体的质量/g |
0.1 |
0.2 |
0.25 |
试计算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回顾】(1)按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产生了 (填离子符号)。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2)图2是该小组对图1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 (任写一条)。
【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图3装置验证。
【进行实验】步骤1:按图3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
步骤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烧杯的水中。
步骤3: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H2SO4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拓展】实验后请教老师知道,氨水中的NH3大部分与H2O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则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H2O、 、 (都填化学式)。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收集少量氢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若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若实验室采取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少量O2,则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二氧化锰固体的颜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一氧化氮(NO)是生命体系信息分子之一,在常温下,它是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的气体。
①NO与O2反应生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室收集少量NO的装置可用 (填字母)。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 |
15 |
15 |
15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m |
0.04 |
0.02 |
试求:
(1)m的数值 。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