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O 2 的结构示意图   

(2)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   (填名称)的溶液。

(3)乙醇   (填"能"或"不能")导电。

(4)干冰   (填"是"或者"不是")冰。

(5)电解水时加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但电解过程中NaOH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6)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均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习小组用图中的仪器或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序号)进行组装。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前,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内。

(3)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  

(4)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可用D或F(有孔塑料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和D相比,F装置的优点是  

有一包固体X,可能由NH4NO3、FeCl3、NaOH、Na2SO4、CaCO3、Ba(NO32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X与熟石灰研磨,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2)另取少量固体X按图中的甲进行实验。

①操作a的名称是  ,由甲实验判断,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②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固体质量随滴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白色沉淀B的成分为  ,图乙中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3)为进一步探究原固体X的组成,取无色溶液A,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固体X中还含有  

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C 15H 22O 5)。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它对热不稳定,容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请结合短文的信息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含不含碳元素的角度分析,青蒿素和乙醇都属于   

(2)请写出青蒿素的一种物理性质   。青蒿素药品应该   保存。

(3)乙醇俗称   ,是一种常用溶剂,还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的燃料,请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上,老师取20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mL浓硫酸,搅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

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

Ⅱ.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事实与结论】

(1)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验证气体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SO2

  

有SO2产生

CO2

  

有CO2产生

(2)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

(1)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  

(2)若B、E中试剂交换,  (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生的结论,理由是  

(3)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用实验仪器或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常用来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2)小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装入试剂瓶备用.

①要完成该实验,如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名称).

②该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用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是:将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  ,与标准比色片比较,读出pH,若pH试纸事先用水湿润,测出的食醋pH值  (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