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每组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

高可二黍 ·

B.奇山异水,天下杜 ·

率妻子邑人来此 ·

C.虽乘 · 御风,不以疾也

猛浪若 ·

D.窥谷忘 ·

寒暑易节,始一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山水小品文,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

B.本文语言长短句交错,骈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节奏感。

C.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全部运用侧面描写,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水之"异"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摒弃和对真实自我的回归。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弘范:张弘范,元朝统帅。扞:同“捍”,保卫。泫然 :流泪的样子。
捄:拯救。
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由是感激感激:感动奋发。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用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
C.使为书招张世杰使:使者。
D.索之固固:坚决。

下列虚词与例句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例句:先帝不臣卑鄙

A.遂许先帝以驱驰
B.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C.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写了因为刘备身先士卒,礼贤下士,所以诸葛亮愿意奔走效劳。
B.甲文中诸葛亮表明自己北伐的原因和决心,以示对刘蜀的忠诚。
C.文天祥不愿投降元军,更不愿换取元朝的高官厚禄。
D.两文都刻画出一片丹心为国君、为国家社稷的忠诚良相的高大形象。

糊涂官
唐临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①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②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魅③,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④,骂仍恣肆⑤。击之困极⑥,方问何人,辄⑦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怒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注释:①薄:待人不好②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③为魅:作怪   ④寤:通“悟”,醒悟  ⑤恣肆:放纵,无所顾忌 ⑥困极:疲乏 ⑦ 辄:肆意妄为
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往临济辱之      ⑵自门窥之
⑶见一老父诟骂不    ⑷乃密召吏人执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
文中的“糊涂官”指的是谁?请简要说出依据。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巨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巨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今齐地千里 (2)王之甚矣
(3)寡人之耳者(4)时时而
下面句子中与“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1)秦王然怒__________ (2)公亦闻天子之怒乎__________
(3)秦王色挠__________ (4)长跪而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3分)
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4 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其剑舟中坠于水() ②吾剑之所从坠()
③入水求()④楚人有江者()
翻译句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寓言包含了哪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