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手势与学习
[美]苏珊•戈尔丁•梅多
①手势可能通过分担认知压力来帮助学习。如果一个问题很难,手部动作可以完成一部分必要的“思考”,就像把问题写下来可以使它易于解决一样。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我和同事让受试者去完成一些类似记忆一组单词等用来开发认知潜力的任务,在完成过程中要配合使用手势,然后,我们对使用手势的效果进行评估。如果手势可以在解决问题时减轻脑力活动的负担,那么做手势就应该有助于提高人们记忆单词的能力。
②我的团队在2001年发表了一项研究,内容是让孩子和成人记忆一系列词汇,然后让他们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并为他们的答案做出解释。受试者在解释一部分问题时做了手势(解答其他问题时则没有使用手势)。我们发现,如果受试者使用了手势,他们就能够回忆起更多词汇。这意味着,手势减轻了数学问题带来的认知负担,节省了更多脑力,所以能记住更多单词。
③最近,在让5至7岁的儿童解释他们对质量守恒问题的看法时,我和心理学家同事雷迪•平也发现了手势在减轻认知负担方面的类似作用。
④这样看来,打手势这种方法似乎能从意识中释放信息,提高思维能力,使我们可以关注其他事物或者难题的其他方面。
⑤大体上讲,边说话边打手势可以减轻描述复杂问题时的负担,例如讲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介绍两个人的关系,或者解释重力如何起作用等。手部运动可以使讲述变得更轻松,使你可以注意谈话的其他方面,比如听众的面部表情,或者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⑥在课堂上,手势有更多的用处。如果老师仔细留意学生的手部动作,也许可以看出他们对知识掌握到什么地方了,从而决定下一步教授什么。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手势判断他们的想法错在哪里,并帮助他们改正。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手势,不仅是为了知道学生掌握了些什么,而且可以促进孩子智力更好地发展。
⑦此外,老师可以把手势整合到教学中去。我们的研究显示,当老师口头讲述一个正确的策略,手势却表示另一种策略而造成语言和手势不符时,学生受益最大。例如,对于“7+2+4= +4”这样一个题目,老师嘴里说“你们可以通过让等式两边相等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平衡策略,但同时老师的手势表达的却是加减策略。也就是说,老师依次指着等式两边的7、2和4,然后在等式右边的4旁边做出一个减去的手势(意思是把等号左边的数字加起来,然后减去等号右边的数字)。提供两种不同形式的策略,似乎为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是老师需要注意,千万别无意中用手势误导学生,因为手部动作也可以像语言一样造成误导。不过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开展手势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获取知识。
(1)第①段“为了验证这个观点”一句中“这个观点”指什么?(答案不超过22个字)
(2)第②段“我们发现,如果受试者使用了手势,他们就能够回忆起更多词汇”一句中的“更多”一词能否替换为“很多”?为什么?
(3)作者在第③段“我和心理学家同事雷迪•平也发现了手势在减轻认知负担方面的类似作用”一句中,把“同事”的心理学家身份和姓名明确地点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细读最后两段,请给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几条关于手势方面的建议。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揭开害羞之谜
①当绝大多数人都和谐地融于社会交往中时,害羞者似乎就成了异类。研究表明,大概有10%的幼儿“生来害羞”。这些儿童在与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接触时,显得不同寻常的谨慎和jiān默。
②人们一般认为,害羞就是一个人性格内向造成的。但是科学家通过行为研究、大脑扫描甚至是基因测试,逐渐了解到,害羞是一种复杂的状态。
③为了寻找害羞的原因,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小学生。让小学生们先回答调查问卷,然后根据他们的害羞程度分了小组。之后,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系列的图画,上面画的是表示高兴、生气和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要求小学生识别这些脸。结果显示,害羞程度高的小学生,一直不能顺利地解读表示生气的脸。
④当研究者用脑电图扫描的方式记录小学生的大脑活动时,他们又发现在那些羞怯指数较高的孩子的大脑中,掌管人情世故的皮层活动能力较弱,而负责焦虑及警惕情绪的扁桃体部分则颇为活动。所以,在参加社交活动时,一般的孩子能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反馈;而那些害羞的孩子很可能不懂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无法做出相应的反馈,当他们面对难以辨识的表情时,就会变得很警惕,表现出来的就是害羞。
⑤害羞孩子的大脑是如何被塑造成这样的呢?心理学家接着收集了这些小学生们的唾液样本,对其进行DNA分析,结果发现,害羞的孩子的基因中与大脑化学物质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有一两个比别人更短,使得他们大脑内5-羟色胺浓度过低,导致他们交往不畅,最终产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比如焦虑,惊恐,最严重的就是抑郁情绪,而这样的人通常比较害羞。因此,由于基因的差别,有些人生来就害羞。
⑥心理学家曾对一批具有羞怯性格倾向的2岁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他们发现,那些最初有羞怯倾向的人,虽然有2/3的人长大后仍是这种性格,但仍有1/3的人通过努力克服了这种害羞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也就是说,。
⑦人们通常认为,害羞会影响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害羞更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但是心理学家发现,害羞的小孩,更能强烈地体验积极的情绪,比如成就感,这能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另外,由于害羞的孩子交往空间相对狭小,他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同时,他们涉及暴力犯罪或团伙犯罪的几率也更低。.按拼音写汉字。jiān默
.文章分别从、、三个方面揭开了“害羞之谜”。
.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
. 根据上下文,下列选项最合适填写在第⑥段横线上的句子是
A.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在成长过程中,害羞性格自然会发生改变。 |
B.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依靠后天的努力,还是能改变害羞性格的。 |
C.有害羞基因的人,少数虽然年龄增大,但害羞的性格不会发生改变。 |
D.有害羞基因的人,多数能克服害羞倾向,长大之后变得开朗起来。 |
.【相关链接】:伯纳德-卡尔杜齐是印地安那大学东南分校害羞研究中心的教授,专门研究害羞心理的他,在青年时期居然非常害羞。他说:“那时候我有很多朋友,但从未有过约会的经历。不自觉地表现为过度忸怩、低估自己、不自信等,就好像随时都有一面镜子在自己面前。其实害羞心理的形成是一种自我感觉,而这种自我感觉要在出生后18个月才会出现。如果后天努力培养自信心,害羞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问题一:如果把本段文字放在原文中,你认为在第段与第段之间最合适。
问题二:第①段中写道:“害羞这似乎就成了异类。”他们真的是异类吗?为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相关链接”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幸福的黄昏》,回答小题。
①这个黄昏,本来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个夏日的黄昏,普通的,正常的。白天的暑热,渐渐消去。炽烈的太阳,温柔成一枚红果子,挂在天边。起风了,有些凉爽。我走在一家医院的宿舍区。是一些老平房,青瓦盖顶,白石灰抹的墙。年代久了,那些白石灰,快成灰石灰了,东一块西一块地裂开了,看上去很斑驳。门口的地面上,铺着砖块,很不规则的砖块。砖缝里,钻出顽强的小草,尖着小脑袋,舞着小胳膊小腿的,拼命地绿着。听消息说,这地儿,快要拆迁了。但眼下,一家一家的,依旧住得挺安稳。
②有很长的院子。院子是公共的。这个时候,热闹起来。家家把小桌子搬出来,桌面擦得很干净,上面摆着碗筷。一碟凉拌瓜,还有几只咸鸭蛋。也有一些小炒和红烧鱼什么的,在几家桌上还看到煮好的嫩玉米棒。哦,嫩玉米棒上市了。
③孩子们被祖辈带着,已洗好澡,身上拍着好闻的爽身粉。隔代亲呢,他也微笑地看着,说,有不爱儿子的父亲,却没有不爱孙子的祖父。莞尔,是真的呢。我祖父祖母就是极疼我的,小时的事自不必说,成年后,每趟回家,他们必拿出藏着掖着的好吃的,背了人塞给我吃。那不过是一些饼干糖果之类的,现在早已不稀罕了。然而每次,他们都极认真地做着,像做一件很重大的事。那种爱,是骨子里的罢。在这个黄昏,我很怀念他们。我也仅能用怀念,来报答他们从前的好。
④这样看着,想着,心里突然涌上一种说不清的安详。对,是安详。雀们正飞过屋顶。屋后长一排一排高大的树,还有,草地。树是一些香樟及广玉兰。我实在喜欢极了广玉兰的,开那么大朵的花,白缎子似的。这朵息了,那朵开着,很无私地开着。仿佛一整个夏天,它们都在开花。空气中,染着淡淡的香。使劲嗅,味道会浓一些。而草地上,草长得茂密不已。好像少有人管理,却因此,有了野性的美。我甚至还看到有爬藤植物,牵着绕着,爬到草地边的铁栅栏上绿着。
⑤天上的云。对了,那会儿,我抬头看天,惊讶地发现,云很美丽。云真美啊!我很俗地来了这么一句。我是忍不住叹出这么一句的。那是些什么样的云呢?像冬天满满开着的芦苇花,又像一捧蓬松的白羽毛。我简直被它惊呆了,就那么站着看它——而事实上,每个晴好的天,天上的云,都应该这般美丽的罢?是我错过了。
⑥我错过的仅是这个美丽的黄昏吗?日复一日,在一些琐碎里奔跑、沉沦、患得患失,有很多的不开心和郁闷。现在想想,那不过是一些额外的欲望。是谁说的,欲望越多,痛苦越多?人生的许多烦恼,多半是自找的。
⑦想想日常之中,我们都拥有这样的快乐啊,却从不知珍惜。这个黄昏,我在一家医院的宿舍区,看着路边的树,看着开好的花,看着平房里进进出出的人,看着天上的云……心里突然被一种情绪装得满满的,满得很了。那种情绪叫什么呢?我微笑着想,想不出,却对身边的他冲口而出,我说,真幸福啊。说完,我发现了,那种情绪,原来叫幸福。
⑧幸福就这样降临了,降临在这个普通的黄昏。是鸟飞过,是云飘着,是叶绿,是花开,是家常的一碗凉拌瓜……而我,竟有明亮的双眼,可以把这一切看个真切。
⑨不由得想起认识的一个女孩,女孩长得很胖,别人都笑她的胖。以为她会愁,谁知她不,整天唱唱跳跳的,快乐得很。问她哪有这么多的乐啊。她笑,说,我胖,我喜欢。我为什么要愁啊?我能吃能睡,多么幸福!
⑩是的,世上大概没有比能吃能睡,更幸福的事了。如此想来,我们都拥有大幸福。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认真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幸福”的内涵的。
请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砖缝里,钻出顽强的小草,尖着小脑袋,舞着小胳膊小腿的,拼命地绿着”进行赏析。
赏析:怎样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①试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并成就一番大事,什么最重要?才华?勤奋?人际脉络?都不是。是诚信。
②诚信,首先是重承诺,然后要讲诚实,守信用。——不仅对别人必须如此,对自己,亦应该如此。但太多时候,我们将对自己的诚信忽略掉了,或者说,我们对自己,完全没有诚信可言。理由很简单:因为无人知道。——无人知道,便可以“不讲诚信”。
③比如早晨的时候,你计划晚上要去看望一位朋友。但是一天工作结束,你有些累,于是便决定不去。你决定不去,因为你没有跟你的朋友谈及此事。就是说,既然没有对朋友做出口头承诺,也就没有恪守承诺的理由。但是,请注意,心里的承诺,也是承诺。你没有失信于朋友,但是你已经失信于自己。
④比如周一的时候,你计划周末去郊区爬山。但到了周末,或因为事情太忙,或因为你的懒惰,你突然不想去了,并将爬山的计划再一次延迟。爬山乃小事,但因为这件事,你将自己欺骗一次。你对自己失去诚信,可是你非常大度地原谅了自己。原谅自己的原因,只因为那完全是你个人的事情。
⑤比如月初的时候,你计划在这个月读完一本书。但是你天天在忙,将读书的时间完全挤掉。或者,即使你不忙,你还有别的安排,比如喝酒、健身、打牌、会友,等等。到月底,那本书,仍然被翻在第一页。读书乃小事,但因为这件事,你对自己失去诚信。你对自己失去诚信,可是你并未发觉。
⑥比如年初的时候,你计划做成一件大事。这件事无人知道,这是你的秘密。可是,或因为工作和家庭的琐事,或因为事情的难度,你终没努力去做这件事情。不努力去做这件事情,不仅因为难度,更因为你内心的懒惰。你对自己失去诚信,你却并不以为然。只因为无人知道。
⑦我们常常会批评不讲诚信的人,但事实上,如果仔细回忆,你大约会发现,其实你就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诚信是一种习惯,当你屡屡对自己失去诚信,那么,距离你对他人不讲诚信的那一天,也许就为时不远了。
⑧对自己讲诚信,不仅是对你的事业负责,更是对你的人品负责。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③~⑥段论证了文中的哪句话?③~⑥段对论证文章中心论点起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杨震行为的看法。
【链接材料】
汉代官员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经昌邑。当时的昌邑令王密,是他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的。王密听说杨震经过此地,为报答当年杨震的提携之情,于是白天去谒见杨震,晚上则准备了白银十斤赠送给杨震。杨震对他说:“我们是老朋友,我很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完后,惭愧地离开。
阅读《警惕!基因恶魔将要杀出》,回答小题。
①美国塞莱拉基因组公司董事长克雷洛·文特尔警告说:“人类掌握了能够对自身进行重新设计的基因草图以后,人类也就走到了自身命运的最后边界。”
②与造价昂贵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杀人不见血的基因武器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成本低,杀伤能力强。有人估算,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效能将远远超过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英格兰北部布拉德福德大学马尔科姆·丹多教授在《生物技术武器与人类》一书中说,只要用多个罐子把100千克的炭疽芽胞散播在一个大城市,300万市民就会立即感染毙命。据称,美国曾利用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催化作用,把一种病毒的DNA分离出来,再与另一种病毒的DNA相结合,拼接成一种具有剧毒的“热毒素”基因毒剂,用其万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只猫;倘用其20克,就可以使全球60亿人死于一旦。
③另一方面,基因武器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而且难以防治。只要将病毒放在一只普通的密码箱中,就可轻易通过海关检查;只要将基因细菌或病毒喷洒在空气中或者倒入饮用水里,就可让成千上万的人毙命。当被毒杀时,人们还会蒙在鼓里,以为是流行病在作怪。经过改造的病毒和病菌基因就像一把特制的锁,只有研制者才知道它的密码,即使清楚敌人使用了基因武器,要查清病毒来源与属性也需要很长的时间。1995年,当美国西南部流行一种名为hantavirus的病毒时,美国科学家动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手段,用了5天时间才查明病毒属性,找出抗病毒方法。
④虽然在技术上还有许多难题,但基因武器一旦出现,其战略威力将比核武器还要大,因为拥有这种武器的人不必顾虑对自己及对地球整体环境的破坏。基因武器的使用者再也不必兴师动众,而只需在战前将基因病菌投入他国地域,或利用飞机、导弹等将带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他国地域,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就会使敌方人畜在短时间内患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从而丧失战斗力。基因武器的特有功能之一,就是从武器的使用到发生作用都没有明显征候,即使敌方发现了也难以破解遗传密码和实施控制,所以,基因武器一旦使用,便会使敌方某种程度上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⑤其实,人们早就认识到了遗传基因工程有被滥用的可能。1972年联合国即通过了“禁止试制、生产及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1975年联合国再次通过了决议,“禁止使用生物化学武器”。但少数国家发展生物武器的步伐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的转折关头,人们应扪心自问:我们是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的世纪,还是一个黑暗恐怖的世纪。本文标题中所说“基因恶魔”是指什么?为什么称之为“恶魔”?
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有何表达作用?
选文第④段“基因武器的特有功能之一”一句中划线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春节需要创新而不是保卫
①近年来,一进入12月,人们就能感受到扑面而至的圣诞气息。大街小巷店面橱窗到处摆放着圣诞树、圣诞老人,商家借着圣诞节搞起形式各样的促销活动……西风东进,洋节流行,这让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颇为担心。他撰写了一份《保卫春节宣言》,质问民众“我们会过年吗?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旨在向社会呼吁对传统节日多一些关心,对洋节日少一点热情。
②其实,作为一种节日文化,春节根本不需要所谓的“保卫”。
③首先,需要保卫的往往是弱势,而春节不是弱势,不但不弱,而且很强!你看看飞机、火车、汽车上那些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一道风景。据《南国都市报》报道,打工族小陈为了从海南回东北老家,除去来回的火车票、汽车票,加上自己买回家的年货、给父母亲戚的压岁钱等,一年省吃俭用攒下的2万块几乎全部花光。但小陈说,“钱花光了可以挣,一年到头不就盼着这几天嘛”。试想,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哪个节日,能使人这样牵肠挂肚?
④其次,我们用什么标准来“保卫”春节呢?春节源于农耕文化,过年意味着能大吃一餐,“劳农以休息之”;到了工业时期,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过年就不必再祭灶神、贴桃符了,因为灶没了,过年所依托的硬件都变了,习俗自然也要变。以过年为代表的具有农业社会性质的民俗生活,只能渐渐淡出。因为,我们已没有一个统一的“保卫”标准了。
⑤当然,说春节不需要“保卫”,并不是说春节就没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还是有些原因的。洋节往往是跟朋友一起过,嘻哈打闹,年轻人当然喜欢。而过春节好像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代表着亲情,还有诸多礼节。似乎少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娱乐。这样一来,年轻人不喜欢,恐怕也在情理之中。
⑥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春节需要“保卫”的原因,我倒觉得是需要“创新”的原因。绵延数千年的春节,毕竟是从农业文明演进而来,这就必然会带上封建文明的许多印记和流俗。比如每到过年,集中消费,互相请客送礼,湖吃海喝,终日搓麻,燃放花炮,造成各类事故频发,其间甚至还伴生着一些封建迷信活动等等。对这些东西,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毁坏”来改变,少一些繁文缛节,改一些传统陋习。此外,如何让春节多一点欢乐气氛,让人们觉得抛绣球、赠手帕,远比情人节吃巧克力更能传情达意,看烟火、赏花灯,也比挂着灯泡的圣诞树更有意思……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不赞同民俗学家高有鹏提出的“保卫春节”的口号?请概括作答。
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⑤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作者认为,我们需要从哪两方面来思考春节的创新?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举出一个春节创新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