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歆辄难之( )(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携拯如初(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幸尚宽( )
王欲舍所携人( ) 既已纳其自托( )下列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
A宁可以急相弃邪是以谓之“文”也
B王欲舍所携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传一乡秀才观之
D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翻译下列句子。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乙)的内容。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夙夜忧叹()②庶竭驽钝()
③属以后事()④若嗣子可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只谈一点即可)(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①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②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②饧:táng 同“糖”。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旧的) | B.走而告之曰(忠告) |
C.戴原礼尝至京(曾经) | D.偶一求药者既去(回去) |
下面“之”的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走而告之
A.我欲之楚 | B.学而时习之 |
C.此非楚之路也 | D.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 |
下面翻译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句子: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A.原礼心中很诧异,询问他原因。 |
B.原礼心中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诧异,询问他原因。 |
C.原礼心中很诧异,询问其中的原因。 |
D.原礼心中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诧异,询问其中的原因。 |
下列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医家”是一位好心的人,但又是一位贻笑大方的人。 |
B.来“医家”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医家”应接不暇。 |
C.“医家”不识字,不懂装懂,胡乱用药,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
D.戴原礼很欣赏这位有医德,善用“古方”,医术高超的“医家”。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杨国忠①权倾天下,四方之士争诣其门。进士张彖(tuàn)者,陕州人也,力学②有大名,志气高大,未尝低折③于人。人有劝彖令修谒④国忠可图显荣,彖曰:“尔辈以为杨公之势倚靠如泰山,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当误人耳。”后果如其言,时人美张生见几⑤。后年张生及第⑥,释褐⑦授华阳县尉。令、太守俱非其人,多行不法。张生有吏道,勤于政事。每举一事,则太守、令尹抑而不从。张生曰:“大丈夫有凌霄盖世之志,而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遂拂衣长往,归遁⑧于嵩山。
【注解】①杨国忠:唐玄宗时权臣,杨贵妃之兄。 ②力学:刻苦学习。 ③低折:屈从。④修谒:用名片拜见。⑤见几:有先见之明。几,征兆。⑥及第:考中进士。⑦释褐:脱去布衣,指穿上官服。⑧归遁:隐居对下面的划线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时人美张生见几美好 |
B.则太守、令尹抑而不从依从,采纳 |
C.则此山当误人耳耽误 |
D.释褐授华阳县尉授予 |
下面的语句中加点的“其”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后果如其言 |
B.四方之士争诣其门 |
C.令、太守俱非其人 |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彖不攀附权贵,很有气节。 |
B.张彖因为与领导见解不同,不被赏识,就推脱自己的职责。, |
C.张彖看问题很有先见之明,早就看出杨国忠只能权倾一时,不会长久。 |
D.张彖懂得为官就要勤奋努力地处理政务。 |
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天山共色 ⑵窥谷忘反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理解填空。(2分,每空1分)
⑴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⑵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写水势的,《三峡》一句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