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戒勿战。平原君以书责信陵君,信陵君欲约客赴秦军,与赵俱死,谋之侯生,生乃屏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昔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兵,晋鄙合符,果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兵进,大破秦军。
(选自冯梦龙《智囊•侯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欲约客赴秦军 |
赴:奔赴 |
B.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
辞:离开 |
C.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 |
诚:如果 |
D.公子遂将晋鄙兵进 |
将:率领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夷门监者侯嬴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B.力能窃之 |
当之郡,道经昌邑 |
C.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
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 |
D.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孟子少时()(2)欲啖汝 ()
(3)吾怀娠是子 ()(4)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选出与“今世有知而欺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来()(2分)
A.至之市 | B.故时有物外之趣 | C.心之所向 | D.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译句。
(1)东家杀豚何为?
(2)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读了本文,你有何启示呢?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译: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填空(2分)
选文生动叙述了作者从小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富于想象而体味到的。
阅读《宗泽(节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⑦,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⑧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知磁州:做磁州知州。④率:都。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⑧生兵:指生力军。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⑩薨(hōng):死亡。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十三战皆捷()②度将孤兵寡()
③泽挥众直前与战()④今日进退等死()
⑵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A.佣者笑而应曰 | B.夺而杀尉 |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D.收而攻蕲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8分)
赛跑定案
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贼②。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③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④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5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注释】:①老姥(mǔ):老妇人②唱贼:呼喊捉强盗。古代“贼”:强盗。③融:符融,晋朝人。④凤阳门:当地的一座城门。⑤正色:神情严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路人为逐禽之禽:②乃俱送之乃:
③可二人并走走:④故知不善走者贼也故:选出与例句“路人为逐禽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至之市 | B.是吾剑之所从坠 | C.故时有物外之趣 | D.驱之别院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若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遗以货,遣归。
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教,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下列句中的“以”与“得粟以自给”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祭以尉首 | 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_K] |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D.策之不以其道[来 |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
C.范景淳死后,李疑把装有金银的包裹封起来寄送给景淳家。 |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疑许诺,延就坐延:②人理宜尔宜:
③臭秽不可近近:④清士乃见见:翻译下列句子。
(1)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2)君若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