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
(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之数 岁(年)
B.因复 更射之(重新)
C.广之 将兵(将军)
D.上山 阵(布阵)
(2)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如此 以百骑走 |
君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B.发即应弦 而倒 |
泉香 而酒洌 |
C.汉 之飞将军 |
杀 之以应陈涉 |
D.以坚 其意 |
其如土石何 |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因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
B.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
C.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
D.一次,与强敌狭路相逢,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②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狼
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暇甚意:神情 |
B.缀行甚远缀:紧跟 |
C.屠自后断其股股:屁股 |
D.狼亦黠矣黠:狡猾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久之,目似瞑 |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C.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 |
D.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 |
对这篇文章的中心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对于狼那样的坏人,可以作必要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他们消灭掉。 |
B.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 |
C.说明对于狼那样的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 |
D.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 |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雨后游六桥记
袁宏道
寒食后雨①,予曰此雨为西湖洗红②,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③也。午霁④,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⑤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⑥,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⑦者皆去表⑧。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⑨,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
【注释】①雨:下雨。②洗红:为花洗尘送别。③滞:停止,拖延。④霁:雨停。⑤翻:反而。⑥光晃衣:衣上白光浮动。⑦白其内:穿着白色内衣。⑧去表:脱去外衣。⑨浮:罚酒。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偕诸友至第三桥()
(2)翻以为快()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
(1)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
(2)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本文与《醉翁亭记》都是游记,都写游玩之乐,两者的乐趣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B.而或长烟一空或凭或立 |
C.属予作文以记之以此自终 |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贻余核舟一 |
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 |
B.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 |
C.前人之述备矣备:准备 |
D.登斯楼也斯:这 |
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以单行散句为主,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 。 |
B.文章开篇切入正题,叙述事情本末缘起,说滕子京“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
C.第三、四段逐渐递进,悲喜交加,由情及景,道出了“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
D.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2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⑦、张謇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具体含义。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
②尝辍业投笔叹曰()
③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A.先主器之 | B.将军岂愿见之乎 |
C.徐令彪之少子也 | D.左右皆笑之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译为现代汉语。
班超胸有大志,【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也表现出诸葛亮胸有大志;他们都不为世人理解,【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①项为之强()②徐喷以烟()
③兴正浓()④鞭数十()请把文言句子“故时有物外之趣。”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中“明察秋毫”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阅读全文再找出两个成语。
①②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少年沈复是如何得到“物外之趣”的?(至少写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