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
(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之数 岁(年)
B.因复 更射之(重新)
C.广之 将兵(将军)
D.上山 阵(布阵)
(2)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如此 以百骑走 |
君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B.发即应弦 而倒 |
泉香 而酒洌 |
C.汉 之飞将军 |
杀 之以应陈涉 |
D.以坚 其意 |
其如土石何 |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因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
B.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
C.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
D.一次,与强敌狭路相逢,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②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与朱元思书》 [南朝·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本文特别讲究文体的形式,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对句整齐,音韵和谐,从文体上说是属于文。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天山共色 (2)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 (4)窥谷忘反 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郢①书燕说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类此。
①郢(yǐng):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书()(2)因() (3)举()(4)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指出郢人做事粗枝大叶,贻笑大方。 | B.肯定燕王善于采纳谏言,治理国家。 |
C.表明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任之。 | D.批评今世学者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____________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从后面六则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盲子失坠 (11分 )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①,兢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③,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选自《贤弈编·应谐录》)
【注释】① 楯(shun)栏杆上的横木。 ②分:料想③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解释划线的字词:
道涸溪 何久自苦 夫大道甚夷 下面“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余闻之也久 C公将驰之 D 久之,力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从文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解释划线的字词:
是日更定()是金陵人,客此()上下一白()及下船()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古人很讲究谴词用字的准确。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在量词使用上的不同,并作简单的评析。
原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修改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文中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觉得“我”为何而“痴”?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