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节选自《庄子•徐无鬼》)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之上。庄子曰:"儵鱼 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濠梁:濠水的桥梁。②儵(tiáo)鱼:俗称白鲦鱼。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尽垩 · 鼻不伤

人不知 · 不愠

B.游 · 濠梁之上

苛政猛 · 虎也

C.子 · 不知鱼之乐全矣

宋何罪 ·

D.请循 ·

· 真无马邪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 而斫之

②臣之 · 死久矣

· 鱼之乐也

· 安知鱼乐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庄子与惠子是辩友关系,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①恐前后受其②而两狼之并驱如
③狼亦矣:④屠起: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屠惧,投骨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B.恐前后受敌屠乃奔倚
C.禽兽变诈几何哉撤屏视
D.其一犬坐厅事之东北角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建中靖国元年,坡自儋北①归,阳羡。阳羡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
邵为坡买一宅,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其,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②,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
坡自是遂回毗陵③,不复买宅,而借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选自《梁溪漫志》④)
【注】:①儋北:地名,在海南省。②屋券:房契。③毗陵:地名,现常州一带。④《梁溪漫志》:宋代学者费衮所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内容记述了宋代政事典章,考证史传,评论诗文,间及名人传闻轶事。
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阳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B.坡问其两狼之并驱如
C.(坡)谓之曰喷以烟
D.竟不索其五百里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

(2)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根据选文回答。
(1)给这个短文加一个标题:
(2)短文中的“坡”指,短文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3)短文的结尾交待了坡不复买宅,借居暂憩,由此你会联想到杜甫的诗句“。”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4分)
⑴宾客意舒()⑵宾客大宴()
⑶不能其一处也()⑷中力拉崩倒之声()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__________;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句是_________。(都用原文词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伤仲永》)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解释下列加线字词的意思。
(1)世耕() (2)稍稍宾客其父()
(3) 卿今当涂掌事() (4)蒙以军中多务()
翻译下列句子。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为什么会有仲永“泯然众人”和吕蒙有“今者才略”的不同结果?请分别分析原因。写出你最喜爱的书的书名,并说说它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疑质理:(2)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3)在必醉:(4)饮辄尽: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篇选文都介绍了文中人物的家庭状况,请你说说两个人对此家境的态度。
并谈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