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心乐②策不以其道 B.①岸势犬牙差互②安陵君许寡人
C.①其境过清②中有足乐者 D.①潭西南望②登轼望之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是不是矛盾?请联系文章内容谈一谈你的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①而置雌雉,或问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②,并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③而死。后其家人死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④,鸟亦然耶。”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注释】 ①雉:俗称野鸭.②飏:飞走。③香案:放香炉的长条的桌子④伉俪:伴侣。
解释下列划线字。
雌雉②如数年③以首庭前香案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然耶。
从“猎者亦死,竟绝后”这样的结果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一篇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醉翁之不在酒(2)佳木而繁阴(3)者胜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山僧智仙也辍耕垄上
B.行者休厅事之东北角
C.朝往,暮而归 学不思则罔
D.杂而前陈者 则何时而乐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节选自《晋书 祖逖列传》)
【注释】①赒:周济,救济。②书记:泛指书籍。③该:广博,完备。④赞:辅佐,帮助。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然财好侠()(2)辄称兄意散谷帛赒贫乏()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停顿处用“/”隔开。
年 十 四 五 犹 未 知 书 诸 兄 每 忧 之
祖逖的故事, 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古诗文阅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答之 ()(2)便还家()
(3)便扶路()(4)欣然往()
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岳阳纪行
袁宗道
从石首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萦回墨山中,故帆樯绕其腹背,虽行甚驶,只觉濡迟耳。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多谑语。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雷,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 余笑曰:“同胞相调,常事耳。”因大笑。明日,风始定。
(《白苏斋类集》卷十四)
【注释】①石首:地名。②濡迟:慢。③尼:滞留。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日出于斯()②过岳阳,游洞庭()
暮风极大()④明日,风始定()
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帆樯绕其腹背

A.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B.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D.其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水如明镜,山似青螺。

(2)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

本文紧扣一个“”字来描写岳阳风光。从以下三方面来具体表现岳阳风光的:①石首到岳阳一路风光的清丽秀美;②;③洞庭湖的澎湃气势和神奇色彩。其中“”一句让我们想到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