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陶公①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④,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茬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世说新语•褒赏篇》
(1)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B.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C.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D.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公少有大志 |
少时,一狼径去 |
B.汝但出外留客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C.与母湛氏同居 |
居十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D.吾自为计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侃母亲让儿子只管留客,其它事情自己会安排好。她卖发购米,砍柱为柴。为范逵一行准备了精美的食物。
B.陶侃虽然家底贫穷,但从政后能做出成绩。为人称颂,这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和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C.范逵既佩服陶侃的才能和口才,又有感于母子的厚意与热情。离别时与陶侃相谈甚欢。竟然忘记了路的远近。
D.离别时,陶侃送了又送,直到范逵说要为他传颂美名时,陶侃才返回,可见陶侃对范逵是有所求的。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②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宣城太守济阳①江淹②少时,尝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彩俊发。后梦一丈夫,自称郭景纯③,谓淹曰:“前借卿笔,可以见还。”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④矣故时人有“才尽”之论。
(节选自王汝涛《太平广记选》)
【注释】①济阳:地名,在今河南省。②江淹:南朝文学家。③郭景纯:即郭璞,文学家。④踬:被东西绊倒,这里指没有起色。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世隶耕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B.且为众人 |
年且九十 |
C.后梦一丈夫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D.可以见还 |
此人可就见 |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矣/”。
C.【甲】文中“先人”这里指祖先,古人;【乙】文中“卿”是指古代对别人的尊称。
D.【甲】文中的“不使学”与【乙】文的“故文采俊发”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余闻之也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泯然众人矣”点明方仲永的结局。
B.【乙】文成语“江郎才尽”指江淹的诗文无起色,后来泛指人的才思枯竭。
C.【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两个人都是少儿天才,但他们最终都才华衰退。
D.【甲】【乙】文中方仲永与江淹由聪明变平庸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尝梦人授以五色笔。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人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北定中原 |
北: |
|
②庶竭驽钝 |
竭: |
|
③臣不胜受恩感激 |
胜: |
|
④临表涕零 |
零: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结合选段,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把《口技》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阅读《口技》,按要求完成各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会宾客大宴 |
会:适逢,正赶上 |
B. 众妙毕备 |
毕:全,都 |
C. 几欲先走 |
走:跑 |
D. 满坐寂然 |
坐:坐下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群响毕绝 |
哀转久绝 |
B. 两股战战 |
屠自后断其股 |
C. 撤屏视之 |
公将鼓之 |
D. 于厅事之东北角 |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技”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其魅力在本文作者林嗣环的笔下得到了充分体现。
B. 全文以“善”为文眼,表现了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C. 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正是为了表现听众对民间艺术的衷心喜爱。
D. 文章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清清楚楚,既结构严谨,又从侧面表现了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王欢守志》)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不营产业
④时闻者多哂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甲】文作者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4)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像刘禹锡、王欢这样安贫乐道的人,请你再举出一例并概述其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