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上除了表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了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喷。甲、乙两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含有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
猜想Ⅱ.含有氧化钙[CaO]、碳酸钙[CaCO3];
猜想Ⅲ.含有含有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CaCO3]。
【活动与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1)猜想 错误。(填“Ⅰ”、“Ⅱ”或“Ⅲ”)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 ,溶液变红色的原因: 。
(3)乙同学检验气体的方程式: 。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 。
【拓展应用】甲、乙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写出一种组合即可,填序号);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将制得的氧气通入图中,发现只有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既可以选用装置B又可选用装置C,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若用装置H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该从 (选填“a”或“b”)端通入;若用装置G除去生成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则装置G中应盛放 。
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实验一:粗盐提纯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③的名称为 ;
实验二:溶液配制
(2)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 g;
(3)生理盐水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电解质,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 。
现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30g,加316.6g水使之全部溶解,将300g氯化钡溶液分三次加入该溶液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
100 |
100 |
10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23.3 |
m |
46.6 |
(1)表中m的数值是 。
(2)原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 果精确到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具有缓解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花青素分子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CaCl2、BaCl2等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白色粉末一定不含 ,可能含有 。
(2)为了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
猜想三: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溶液。 |
|
猜想三正确 |
2.静置上述溶液,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入几滴 溶液。 |
|
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